孔子文化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本院学刊 > 孔子文化 >
渐行渐远的那些过年习俗
发布日期: 2015-03-30 浏览次数:93 来源:未知 作者:kza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似乎已不是那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了。和五岁的女儿说起过年的话题,好像也只有春联、饺子、元宵这有限的几个词、几件事,能够让她亲身体验、感受什么是“过年了”。
       很怀念自己的小时候,能够和妈妈一起经历过年的那些事。三十多年了,妈妈依旧在重复做着过年的那些事。只可惜,如今的我,只能在每年过年回去的两三天里零星地经历其中的一两件事,再也没有小时候的感觉了。
       我所生长的鲁东南地区过年还是挺讲究的,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就开始过年了,之后一周的时间用来准备年货,直到年三十开始过大年。初一开始持续两周,直到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基本过完了。
       记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关于过年的这样一段话:“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买酒;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记忆中,这段话最先是从妈妈那里知道的。小时候的我老是盼着过大年,因为是妈妈让我有这个盼头,每天都能和妈妈一起做着过年的那些事。
      二十三小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辞灶(送灶)。晚上,妈妈通常会在小锅屋(灶房、厨房)摆上贡品,烧纸跪拜灶王老爷。一边拜一边还念念有词,请灶王爷吃这吃那,祈求灶王老爷保佑一家平平安安。小时候,只觉得这个灶王爷是个大神仙,每次都很认真的磕头,希望得到灶王老爷的保佑,而且磕头后可以吃糖。如今,对辞灶的习俗知道的更多了,反而好多年都没有虔诚的去做这件事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的这几年也一直未践行此事,女儿对此更是模糊。
      辞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用黄豆秸烧纸,磕头跪拜。据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这个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非常重要。因此,大年初一一定要“接灶”(迎灶)。把灶王送上了天,还得负责接回来。这样,灶王老爷就能保佑我们了。
       小年过后,开始为过大年做准备,俗称“办年”或者“忙年”。近一周的时间,都在紧锣密鼓,日程安排的非常满。首先是扫房子,又称扫尘,也就是年终大扫除。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意思是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基本上,家家都会做这件事,只不过不一定只在二十四这天罢了。
       豆腐,据说寓意“都发”,初一早上饺子下好后,都会拿一块豆腐放在锅里压锅。剩下的豆腐基本上都是和肉剁在一起,做成豆腐丸子,这是鲁东南地区的一道年货。妈妈每年都会做豆腐,而且基本上都是选择在二十五这一天。今年也不例外。那一天,打电话问妈妈在干什么。妈妈答:“做豆腐,不是说二十五,做豆腐嘛……”一如往昔的画面。只是,好多年不能和妈妈一起磨豆子、压豆腐了。
       二十六是我们那年前的最后一个大集,也称“年集”。这个集,大家都是要赶的,再不赶,年前就再没有赶集买年货的机会了(婆婆家所在的鲁南地区,“年集”则晚两天,通常是在腊月二十八)。割肉、买菜、买对联,爸爸一般都要在“年集”上将这些年货一一置办齐。
发面蒸馒头,是“办年”的又一件大事。早些年,没有速效发酵粉,妈妈便拿面引子发面。现在省事了,直接用发酵粉。这一天,妈妈通常要蒸上两大锅面食,备好过年期间的主食。其中有白面馒头、也有豌豆馍馍、枣卷等。最重要的是,每次都要蒸上两条面鱼,初一早上和豆腐一起放在锅里压锅,预示年年有余。
       如今的年轻人很少有自己蒸馒头的,基本都靠买。婆婆家所在的鲁南地区,就连中老年人,似乎也已经好多年没有蒸馒头的习惯了,都是直接买那种放了增白剂的大白馒头。虽说这发面蒸馒头的事有点麻烦,但还是有不少人仍然愿意坚守这老辈传下来的习俗。这两年,我也开始自己蒸馒头。看着女儿围着我揉面帮忙,那画面像极了小时候的我和妈妈一起蒸馒头。
       大年三十儿(“月穷岁尽”之日,又叫“除夕”)这天,年货都已置办齐全,可以开心准备过大年了。下午,爸爸会在各扇门上贴上喜庆的大红“对子”,即“春联”(如果家里近亲有去世的,一般连续三年不能贴对子)。小时候,端着簸箕、跟在爸爸屁股后面,和爸爸争着抹浆子(用面熬成的浆糊),一起贴对子,是最开心的事儿了。因为,贴上对子,这年就到了,总算盼到过年了。每次贴对子,爸爸总不会忘记在锅屋贴上一张灶王老爷的年画,祈望新的一年得到灶王爷的照应。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我们通常在回老家之前贴好自家门上的对子,然后放挂鞭(鞭炮)。贴对子之后放鞭炮大概是鲁南地区的风俗,鲁东南地区通常不放鞭炮,而是在包好年夜饺子后,放鞭炮。每次贴对子,女儿都开心的和我们一起贴,俨然我小时候的模样。认真的贴好每一幅对子,大人、孩子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包饺子,大概是最能够代表过年的事儿了。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取“更岁交子”之意,寓意“新旧交替”,是过年必须要吃的一道美食。因是三十晚上,全家一起包,所以又称年夜饺子,有一荤一素两种馅。素馅一般用豆腐、油条(有的地方用粉条,油条是鲁东南地区的年货之一, 跟鲁南地区过油酥菜差不多)、韭菜调成,荤馅则有牛肉、猪肉等。饺子的放法也很讲究,要沿着盖顶(用高粱秸秆编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放水饺、煎饼、馒头等)一圈一圈的放,寓意圆圆满满。饺子包好之后,不能说包完了,要说包齐了或包好了。初一早上,一定要下素馅的饺子。妈妈说,我们的老祖是吃素的,敬好了祖先,一年的日子才会好。
       饺子包好,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准备熬一宿(到夜里12点),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这叫“守岁”,俗称“熬年”。自从有了电视机、有了春节联欢晚会,人们就开始看着联欢晚会守岁了。(鲁南地区时兴挂灯笼,除夕之日在大门口挂两盏灯笼,通宵亮着。)十二点一过,各家鞭炮此起彼伏,开始过新年了。
       大年初一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祭和拜。三十晚上虽然熬了一宿,但新年第一天还是起的很早。清晨,在院子里、锅屋里摆满供品,当然不能忘记盛上两碗饺子,烧纸、磕头,祈求老天爷、灶王爷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祭拜了老天,吃好初一的饺子,要出门给长辈拜年。鲁东南地区,给长辈拜年一般不行大礼(跪拜礼,鲁南地区至今一直坚持并践行),表达祝福之意就好,比如,祝愿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长辈受拜之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拜过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便相互登门拜年。
       为了新年有个好兆头,初一当天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动扫帚扫地,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娘家,不能吃药等等。新时代,有些禁忌逐渐被打破。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不断涌现,嫁出去的女儿也能回娘家,在娘家过年了。
       初二之后的时日,基本上都在拜年、串门、走亲访友中度过,大家互贺新年、彼此送上祝福。直至十五元宵节,各家重又团聚,共享难得的团圆时光。小时候,赶十五会(如今叫灯会、糖球会之类)是我最向往的事情。每次赶会,都是满载而归,灯笼是必买的,还有泥老虎、面人、糖人、烟花等各种好玩的东西。有时碰上踩高跷表演,更是乐得不行。这一天,妈妈通常会用下面(次一级的面粉,也叫“二面”)蒸一锅小灯,一共12盏,在每盏灯上捏出1-12不同数量的棱角,分别代表12个月份。每个人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盏。如果你是农历六月出生的,就会得到有六个棱角的那一盏。当然,老天爷也有份,一个棱角的那一盏就是它的。每年妈妈都会把老天爷的这盏灯放在石磨上。正巧我们家人的出生月份都不相同,且没有一月份的,所以没人和老天爷抢。剩下的灯,妈妈通常会分给左邻右舍需要的人。蒸熟的灯用棉花、火柴棒、花生油做好灯芯之后,十五晚上就可以点上,照自己的五官和身体了,全身照一照,祈望身体健健康康。元宵(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是十五人人都要吃的美食。每年,妈妈都要用事先磨好的糯米粉亲手包好黑芝麻、红糖等各种馅的元宵。如今,我也开始带着女儿一起包元宵。吃好汤圆,热热闹闹,欢度元宵之后,就算真正把过去的一年送走,迎来崭新的一年了。
       细细回味,总感觉很多过年的传统习俗仿佛只是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传统离我们越来越远,年味越来越淡了。现如今,家庭结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的变化,使得能够秉承过年习俗的年经人越来越少。做豆腐、蒸馒头、包水饺、包汤圆、备“更年陈”(“隔年饭”,一般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寓意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还吃昔年粮。)等等,人们几乎都懒得去做了,超市购物代替了一切。
       事实上,不是传统远离了我们,而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传统、忘记了传统。如果再不重新拾起那些我们暂且记得的传统,传统真将会离我们远去了。近几年,我也开始慢慢将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经历的过年那些事教给女儿,带她一起体验、一起感受,只希望那些传统不会在我们的身上出现断层。
(宋振中: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孔子文化季刊》第19期201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