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天人合一——中华文明的基本理念
发布日期: 2024-01-23 浏览次数:77 来源:未知 作者:hjj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其中,“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命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枢纽,也代表着传统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世界观和存在方式。
中华文明中的“天”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之天,它包括人们头顶上的一切,大气、日月乃至整个宇宙,有时甚至还包括脚下的大地,泛指一切自然存在、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二是主宰之天,这主要体现在周代以前的原始宗教中。譬如在《诗经》中,中华先民就常常将“天”称为“上帝”,意为在上的、至高无上的主宰者。三是义理之天,也即宇宙的最高原理、根本规律。四是命运之天,是指所有深刻影响个人,却不能被个人完全掌握的外在力量。“天人合一”中的“天”主要包含“自然之天”和“义理之天”两层含义。
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性经典,《易经》将天、地、人并列为“三才”,并依据“兼三才而两之”的精神,形成了六十四个表征宇宙现象及其规律的六画卦。《易经》中的每一个六画卦中,初、二爻代表地,三、四爻代表人,五、上爻代表天,这是对人在天地间的位置以及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的准确揭示,同时意味着人类与天地之间的深刻互动。相传为孔子解释《易经》之作的“十翼”,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等命题,认为最伟大的人,其德性品质和天地是一致的,希望人类能够将天地的规律揭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帮助天地化育万物。孔子还希望人类广泛地向天地学习,因而便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事实上,对于《易经》中的所有卦,孔子都指明了其中蕴含的“天人之际”。如《谦·象》中说“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告诫人们应当注重公平,调节贫富差距;又如《升·象》中说“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提醒人们要遵从德性的指导,日积月累,逐渐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孔子进一步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生生之德贯穿于天地、人类和万物之中,在天地表现为人类和万物的不断繁衍生长,在人类这里则表现为对于他人他物的广泛爱怜。孔子所揭橥的“仁”,正是对这一生生之德的精辟概括。天地的生生之德经由“仁”,变成了人心的内在之德。这种以“仁”为枢纽的天人合一观,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哲学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
图片
《周易》书影
《礼记》中的《乐记》是中国礼乐理论的鼻祖,其中提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意为:人世间最伟大的音乐应该是像天地那样平和中正,人类最好的礼仪应该是像天地那样详略得当。这无异于说,人类的文明创造应当达到“与天合一”的地步。《礼记·礼运》中说:“人者,天地之心也。”将宇宙视为一个整体,同时将人视为这一整体的核心、头脑所在,这和马克思将自然界视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可谓异曲同工。同样出自《礼记》,后来成为“四书”之一的《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将人性与天命贯通起来,又指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认为“至诚”之人能够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最终与天、地并立为三。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认为人通过“尽心知性”就能够领会天道,通过“存心养性”就能够事奉天地。孟子还揭示了“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境界,指出人可以有天地一样广大的胸襟,拥有了这种胸襟,就能够拥有最高最大的快乐。除了儒家之外,道家学说中也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智慧。如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应该取法于大地,大地则取法于天空,天空取法于道,道则代表着自然而然,没有任何刻意的造作。这一思想中无疑也蕴含着“人法天”“人法自然”的内容。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内篇·齐物论》),明确反对人类自作聪明地改变天地万物原有的结构,反对“以人灭天”。庄子认为人应当将万物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照顾,而非奴役万物,和万物对立。他还指出,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提升,人最终可以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至高境界。
在前人的基础上,西汉的董仲舒和北宋的张载先后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董仲舒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卷一二)“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卷一〇)指出天人之间是一种同类相合的关系。张载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篇》)认为人通过“诚明两进”的工夫,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张载还进一步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指出他人都是我们的同胞,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每个人都应当照顾他人和万物。北宋的程颢、南宋的朱熹以及明代的王阳明也分别提出了“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圣贤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的思想,无不认为仁者圣贤应当是把天地万物都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并因此对之负责。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一以贯之的思想主张。
图片
青岛崂山太清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刻石
总体来说,作为中华文明基调的“天人合一”,主要有以下数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从起源上讲,人是天地的产物,天地和人类虽然有区别,但在根本上是深刻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二是从物质构成层面来讲,天地和人由同样的元素构成,并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三是从本体层面讲,人和万物的本性都是来源于天,是天赋予的,天道与人性是同一的,其内容都可以用“仁”字来概括;四是从工夫或者说人类责任的层面来讲,人类的心灵不仅属于一身,而且属于天地万物,因而人类担负着维护生态系统的同时也担负着发展文明的责任。这就要求人类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按照自然法则以相适宜的方式行事,在保护好自然界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活动,将人和自然统一起来,更好地造福人类,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生生不息的和谐之境,这种境界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的第五层意义——境界义。
“天人合一”的理念深刻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文明特质。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强烈的生态意识,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而且,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敬畏,并没有导向消极的无所作为,反而迸发出一种善于统筹、善于协调,积极实现文明长久发展、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超智慧。在“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下,数千年来,神州大地的生态环境总体上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中华文明的绵延和繁荣提供了稳固的生态环境基础。众所周知,历史上有许多文明古国,都因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导致失去自己的家园,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中华文明则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而绵延至今,成为唯一一个不曾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天人合一”这一中华文明的基本理念。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对“天人合一”的重视,可谓一以贯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道法自然”“参赞化育”“万物一体”的生态智慧,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当今世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提供了强大理论资源。“天人合一”这一中华先民的古老智慧,也被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新内涵,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