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冬至:且喜一阳初动
发布日期: 2023-12-22 浏览次数:50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房伟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至”有极、最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之“极”有三个体现,即如《太平御览》卷28《时序部十三》引《孝经说》所言:“斗指子为冬至。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所谓“日行南至”,是说在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达到太阳直射的最南端,因而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北极地区还会出现极夜现象,这也预示北半球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就要到了。
所谓“阴极之至”与“阳气始至”则与中国古人理解二十四节气的方式有关,在中国古代,人们常以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节气间的更替。就冬至而言,此时阴气极盛,故天寒地冻。不过,古人还善于用辩证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深知盛极而衰的道理,冬至之日阴气最强,但阴极而阳始至,由此开始,天地间之阳气会慢慢回升,日益兴盛,“冬至一阳初动”“冬至一阳生”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冬至一阳来复,此乃大吉之日,于是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种观念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冬至”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从《尚书·尧典》等文献的记载看,在帝尧的时代,人们就已经测定了冬至的时间并将之称为“日短”。先秦时期,曾存在所谓夏历、殷历与周历等不同历法系统,是谓“三正”,三者因岁首月份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农历十一月)为岁首,于是冬至就成为岁首月份的节气,承担着类似于今天“元旦”的功能。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基本定型,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冬至都是作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出现的,比如《史记·律书》就说:“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古代历法还往往将两个冬至之间的周期称为“岁”,即一年。正是因为冬至在时令节点上的关键位置,古人多选择在此时进行各种祭祀仪式和庆祝活动,因而被赋予了更多节俗性的内容。所以,冬至既是节令时序,又是岁时节日,兼具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其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传统习俗中,冬至不仅是重要节气,也是重大节日,故又有“冬节”“亚岁”之称。那么,古人是如何庆祝冬至的呢?中国素有祭天的传统,早在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时期就已有雏形。《周礼·春官·大宗伯》言:“以禋祀祀昊天上帝。”郑玄注:“昊天上帝,冬至于圜丘所祀天皇大帝。”在冬至日,周天子致敬天神、祖先,为民祈福。西汉武帝时期也有冬至祀天和封禅泰山的仪式。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十一月辛已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太一”,两年后,汉武帝亲往泰山进行封禅,“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宋代时,冬至日在圜丘祭天仍有传承,宋人行“三岁一亲郊”之制,每三年举办一次南郊大祀的典礼,天子亲临,场面非常壮观,仪式尤为隆重。《东京梦华录》详尽记载了北宋南郊祭祀之礼,国家博物馆藏《大驾卤簿图》则是对此礼仪的图像记录。
冬至时节一度还是古人的“黄金周”假期。汉代时,百官已可以在冬至放假休息,《后汉书·礼仪志》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至于放假天数,据《太平御览》卷28《时序部十三》引《易通卦验》云:“冬至始,人主与群臣左右从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从乐五日,以迎日至之礼。”这说明此时的冬至假期为五天。宋代也将冬至列为国家法定假日,假期为三天,此时皇帝会赐宴群臣,百姓则是祭祀祖先、购置新衣、享用美食,冬至可以说是宋代人的“狂欢节”。冬至作为人们休沐之日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
过冬至节还需要“贺冬”。汉代蔡邕撰《独断》言:“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这说明汉代时已经有了冬至行贺礼拜冬的习俗。沈约作《宋书》载:“魏、晋则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旦,晋有其注。”唐代时,皇帝在冬至日会接受百官朝贺,《大唐开元礼》中就有“皇帝元正冬至受群臣朝贺”“皇后元正冬至受皇太子朝贺”“皇后元正冬至受皇太子妃朝贺”等内容。贺冬在民间也颇为流行。唐代诗人杜牧作有《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其中写到:“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祝尔愿尔贵,仍且寿命长。”这正是诗人对冬至日拜贺的温馨回忆。“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在寒冷的冬至时节,与父母、亲人、朋友互道问候与祝福,是长幼有序、礼仪雍雍的伦常之道的体现,人虽远隔,心在一起,亲情永远不散,这也正是冬至节气在当代的重要价值所在。
冬至时节的生活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我们可以藉此唤醒“冬困”的灵魂。在北方,“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每年冬至这天,包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这种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相传他看到南阳白河两岸的百姓因为寒冷而冻坏了耳朵,便做成“祛寒娇耳汤”供百姓服用。“娇耳”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饺子”。后来便有了冬至吃饺子以避冻伤耳朵的习俗,民谣就讲:“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当然,冬至吃饺子还有团团圆圆、圆圆满满的寓意,这与南方地区吃汤圆有相似的意涵。在南方,除了汤圆,《四民月令》中还提到人们在冬至时有进食“黍羔”的传统。“黍羔”即“黍糕”,是用黄米制作的一种糕点。
除了饮食,从冬至开始“数九”的习俗也是一种仪式感的体现。冬至是数“九”的第一天,由此人们制作“九九消寒图”以计算寒天,盼望春回大地。“九九消寒图”一般有梅花、文字和圆圈三种图式,以梅花为例,冬至时画一枝素梅,共81片花瓣,此后每天涂染一朵,待81天全部涂满后,便是冬去春来之时。
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冬至时阴气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抵御寒冬。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属阴,但冬至时已有一阳生,麋便会感知阴气到渐退而开始解角。冬至节气期间阳气初生,地下温度高于地表温度,因而山泉可以流动。
冬至无疑是冬天最有风情的一个节气,它的冷峻是毋庸置疑的,但茫茫天地之间却写满了饱含冬天韵味的欢畅,它在素净之中隐含着万般的情意,在寂静之中深藏着含蓄的生机。天地正在为下一个季节悄悄准备着,最寒冷的时光恰是孕育春天的温床,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守清净,得安定,总会有冬去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