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儒家故事 | 刘宗周:宁玉碎而兼忠孝
发布日期: 2023-10-06 浏览次数:184 来源:《儒家故事》 作者:常昭顼
福王政权荒淫无能,哪里能抵挡住清军的进攻?先是南京沦陷,福王被俘,接着杭州失守,潞王投降。刘宗周听到杭州失守的消息时,正在吃饭,不禁推案恸哭,对大明江山彻底绝望了。
刘宗周早就抱定了以死报效国家的信念。崇祯十五年(1642年)他被罢黜离京的时候写过一首《伤哉行》,末尾有这样几句:
况及流氛荡全楚,征兵挽饷江南苦。流离载道不忍见,劫掠公行无净土。吁,嗟乎!天王明圣宰臣贤,方召韩、范亦比肩。谁谓戎首不可问,应教截取老臣头以谢宵旰!
诗中不仅描绘了战乱中凄惨的民生,也抒发了他以死报国的决心。崇祯自尽后,刘宗周常以士大夫忠孝之心自责,谈到煤山之变,就怆然流泪,叹息有何面目见先帝于九泉。当时刘宗周没有选择自尽,是对南明小朝廷抱有一线希望。但潞王请降后,他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
刘宗周决定绝食而死,于是僵卧床榻之上,不再进食。儿子刘汋哭求进食,刘宗周说:“食君之禄,自当以死相报。”得知他绝食后,余姚人张应烨等特来劝阻说:“先生应该以宗庙社稷为重,死对宗庙社稷有什么益处啊!先生乃众望所归,不可轻弃有用之身,而应当聚集勤王之兵,图谋光复大业。”刘宗周说:“我也知道死无益于天下,但是,建功的希望本属未知,岂能成为偷生的借口?匡复大业之事留待后人,而个人的去处,别无选择,惟有一死。崇祯吊死煤山,自己就应该自尽;南京失守,自己也应该自尽;监国潞王纳降,自己又应该自尽。不以死尽忠还能做什么?世上岂有苟且偷生的御史大夫?”
绝食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刘宗周曾选择投水自尽。他辞别祖墓,乘船过西洋港的时候,跳水求死。但是水浅未遂。在绝食数日后,他甚感燥渴,喝了一点儿茶,感觉味如甘露,确信饮茶也能延续生命。然后他滴水不进,又度过了十三日。绝食期间,他神智清楚,与门人问答如平时,谈到当时的心境,说:“他人生不可以对父母妻子,吾死可以对天地祖宗。他人求生不得生,吾求死得死。他人终日忧疑惊惧,而吾心中泰然。”闰六月初八那天,友人告诉他不少乡绅剃头留辫子应聘做官去了,刘宗周啮齿击床,在叹息悲痛中气绝。但仍然双眸炯炯,直到盖棺的时候,还未瞑目。当年刘宗周六十八岁。刘宗周绝食自尽,一方面是他圣学治国的梦破灭了,毅然为国尽忠,另一方面,他选择了符合孝道的自杀方式,做到了不亏体,不辱身,兼忠孝,尽仁义,从容就义,表现了一个士君子严格的操守和秉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