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何为尼山
发布日期: 2023-09-26 浏览次数:142 来源:《走向世界》 作者:李翠

“峨峨尼山,蔽于鲁邦;笃生圣人,维民之纲。”

在济宁曲阜市东南约30公里处,有座东西走向连绵起伏的小山脉,其最高峰不过340米,论雄、奇、险、秀,皆不出众;然而远远望去,此处五川汇流,五峰连峙,群峰舒缓,和谐安祥。尼山,就如同它所承载的儒家文化,静静流淌在亘古至今的历史长河里。


尼山远眺(尼山圣境供图)

孔子的一声叹息

历史叙事向来多以图像和文字为载体。太史公著《史记》,用一支笔,娓娓道出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的故事。相传孔子因“生而首上圩顶”,即头顶中低周高似尼山山峰,故得名“丘”,字仲尼。后世为避圣人名讳,改称尼丘山为尼山。

尼山五峰环抱之中有一条小溪,夏秋季节,流水潺潺,涓涓有声。溪由山涧汇流而成,经孔庙、观川亭、坤灵洞向东注入沂水,因哺育圣人成其千古大道,故被后人誉为智慧之源——智源溪。

图片
夫子洞勇 

坤灵洞亦名“夫子洞”,相传为孔子的诞生地。明代诗人、孔子后裔孔公璜诗云:“林深文德来鸣凤,洞古坤灵起卧龙。”由坤灵洞拾级西上便是“观川亭”,《论语·子罕》篇记录着孔子登临尼山的览川感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尼山之上,孔子一叹,震铄古今,余音千载。

图片
观川亭勇 

与其说是尼山钟灵毓圣,不如说是孔子选择了这圣山,儒家思想选择了这圣水。太史公云:“《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孔子诞生于尼山,儒家文化由此发源并绵延至今,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构建了一方“和而不同”的文化世界。自此,尼山成为一种文化的隽永象征,一座思想的巍峨殿堂。孔子的一声叹息,牵动了多少后世的回眸。

礼乐的和谐诗篇

作为儒家礼制建筑的代表,尼山孔庙依山而建,远离熙熙攘攘的烟火气,古老的苍松之间,飞檐翘脊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东方式的静谧情调和神秘氛围,见证着朝代的兴衰。与阙里孔庙相比,其功能不只在众人观瞻的岁时祭祀上,还是一处庙学合一的文德教化之地。

庙始见于《魏书·地形志》,唐代以前主祀孔子父亲叔梁纥。后周显德年间,兖州太守赵侯于尼山再度建庙,开始祭祀孔子及儒门贤哲。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孔子第四十六代孙、袭封文宣公孔宗愿对尼山孔庙进行扩建,设立讲堂与学舍,增加了书院的教育功能。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各地战火纷扰,尼山孔庙损毁荒废。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正式设置尼山书院,任命彭璠为山长,其后大规模复建祠庙并塑孔子像,造礼器、祭器,建大成门、大成殿等。明清时期又经历次修葺和扩建,道光帝时形成现存规模。兴废之间,是历代王朝或尊孔或抑孔的史实记录,更是儒家礼乐文化生命力的体现。

“元儒四家”之一的虞集《尼山创建书院记》中记载:“学宫在庙之西,仿国子监制也。”尼山书院是以北京国子监的布局方式为模版,采取“左庙右学”的规制。作为官方太学,北京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孔庙在国子监的东侧,两者相邻而建,各司其职。尼山孔庙虽然在规模、体量、规制上远不及国子监,其所涵盖的教育教化的文化价值是一致的。


尼山书院勇 

书院是否曾聚徒讲学、延师教授,寂静的尼山是否曾响彻朗朗的读书声,囿于史料阙如,不可得知,但气势恢宏、悠扬悦耳、庄重和谐的乐声确实曾响彻尼山。据虞集的记述可知,元代尼山书院的生徒以培养释奠礼乐舞生为主。乐舞生是孔庙释奠礼的奏乐者与佾舞者的统称,又称“乐生”或“佾生”。宋、金以前,孔庙乐舞生皆为孔氏家族子弟,元、明、清时开始从民间异姓俊秀弟子中选拔。放飞想象吧,此处丛林郁郁,松涛阵阵;乐舞生们研习雅乐,闻鼓而进,击铙而退,文武有序;演奏者庄严地将编钟敲响,金声玉振,钟声磬韵,中和有序;一时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犹如天籁之音,怎不动人心魄?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周公所创立的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底蕴,鲁国保存了周朝的礼乐典章制度,孔子则成为礼乐文化的传承者,“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一生奔走呼吁和渴望恢复的,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他在齐国闻听韶乐,美妙之音不止能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更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他拜师襄子学琴,作《幽兰操》,表达君子修德立道,不以穷困而改节之志。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以节人、乐以和情,礼之外化、乐之内化,礼之理性、乐之感性。以礼相乐,以乐辅礼,礼乐并行,相须为用,成就中华文明的和谐诗篇。

礼乐悠悠,文化泱泱。2008年,曲阜首次恢复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春季祭孔传统。2009年,曲阜春祭由阙里孔庙移至尼山孔庙进行,并从此成为定制。“天行大道降仲尼,地择净土孕尼山。”在孔子出生地尼山举行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春季祭孔,既凸显了尼山作为孔子儒学源头的历史价值,也传递了道统承继、代代不息的文化意义。其后,又陆续策划推出了成人礼及夫子洞广场学童启蒙开笔礼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使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图片
尼山夫子洞儒家文化主题展勇 

尼山孔庙,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化磁场,发散出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构筑着文化交流平台,建设着文明互鉴高地,赓续文化之火,守护文明之光,涵养中华气象,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尼山孔庙是华夏民族悠久思想文化的遗迹和文化渊源的载体,是中华礼乐文化的和谐诗篇。

石碑的隽永刻痕

石碑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其上的碑铭则为重构历史提供了文字证据。尼山存有从元代到民国的石碑十余座,或为历代官员、资助者重修尼山孔庙、书院的记录,或为袭封衍圣公修缮、致祭的记录,那些文字刻痕的流动,是对历史过程和事迹的沉思,也是对自身历史位置的思考。

图片
尼山孔庙石碑勇 

尼山孔庙棂星门外西侧亭有块石碑,被摧残过的痕迹给人无限的历史沧桑感。碑文记录着末代衍圣公孔德成急欲重新修缮而苦于银量短缺,福建同安的郭桢祥慷慨解囊,承担全部修缮费用的故事。虽然主要记录修庙缘起与资助者的简况,但碑文结语强调在记录重修孔庙之事的起缘后,又记载出资人郭桢祥的家教和义行,是立碑者感叹当时道德之败坏、人心之牿亡、风俗之偷窳,用以讥刺鄙薄的流俗。碑文中讲到郭祯祥自幼便是孤儿,全赖祖母许氏教导,其中“以明伦教孝为最”,他便一直禀承祖母遗训,“数十年如一日,不以时势而或渝”。碑文还特举《诗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之语以许之。

石碑象征着“过去”,见证了朝代的兴衰,碑身会被风雨磨蚀,但那些石碑上的隽永刻痕却使它能够凌驾于时间之上,承载起永远无法抹掉的文化基因。

图片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勇 

坚实的土地,深邃的星空,劳作的人,无声的花开花落,青砖会长出苔藓,彩绘会被风雨褪淡颜色,进出的众生会转换无数的面目,而尼山,仿佛是流逝的时间里不曾移动的坐标,仍回荡着温柔敦厚的遗风。因为悠悠两千年,孔子思想薪火相传从未间断,因为这乡村与山野之间,庇护着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记忆的创造性火种。今天,尼山孔庙的钟声再鸣新声,牵引着中外游人的探寻脚步,迈向朝圣之路,到尼山追忆先哲,思幽冥想,与圣贤灵魂对话,在历史的瞬间里眺望永恒。云雾、苍柏、建筑、石碑,朝圣者,都在无所不包的尼山画面里自得其所,水乳交融,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