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秋分:尽在丰年笑语中
发布日期: 2023-09-23 浏览次数:164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 房伟

在孔子研究院的东侧,依湖而建的是一片园林。此处草木繁盛,秀荫延绵,是我午餐路上的必经之地。这里四季竞翠的花花草草仿佛已将时间按下暂停键,当穿行其间,常给人以岁时凝滞之感,与墙外城区干道的熙熙攘攘、与日常生活的匆匆忙忙犹如两个世界。

时下,这园子里的“红人”无疑是那几棵石榴树。夏初,它们满树红花,犹如一团团跳动的火焰;待繁华褪尽,枝叶间则绽发出青涩的果实;当到了这仲秋时节,那抹青绿又摇身一变成了红紫,有的还裂开显出晶莹剔透的籽粒,似美人笑露玉齿,含羞带怯。剥开外皮,抠几粒嚼在嘴里,汁水丰盈,让人两颊生津,宋人杨万里曾作《石榴》一诗言:“雾縠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古人诚不我欺!

与身边这一树火红相伴的,是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这正是秋分的时节。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分”有平分、均分的意思,故“秋分”的内涵有二,一谓“昼夜平分”,是指秋分日的当天,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昼夜时长均等;一谓“季节平分”,是指到秋分时,秋季已经过半,平日常言“秋色平分”正指此时。

秋分至,昼夜均,寒暑平,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遵循天地运行的法则。中国古人早就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观测认识到了这种自然规律,《尚书·尧典》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其中,和仲将“宵中”“星虚”之时,即昼夜等长、虚宿出现于正南方时,定为秋分。此后,人们还常以阴阳理论来阐释这种自然规律,《春秋繁露》卷12《阴阳出入上下》中说:“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阳日损而随阴,阴日益而鸿,故为暖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言春、秋分曰:“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夏、冬不言分者,盖天地闲二气而已。方氏曰:阳生于子,终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之节为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天地间存有阴阳二气,它们此消彼长,不断转化,在秋分这一天达到某种平衡,因而均分了昼夜与寒暑。

“春种田苗夏耔耘,秋收大有民同欣”,秋分正是见证收获的时刻。农田里,金黄的玉米,弯腰的谷穗,黄灿灿的大豆,颗粒饱满,等待归仓。“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太平气象君知否,尽在丰年笑语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串串“丰”字中蕴含着道不尽的喜悦。当然,耕种和播种的工作也不能放松,不同地区的农谚对此都有提醒,“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九月白露又秋分,收稻再把麦田耕”等等。可见,秋分实际上融入了秋收、秋种、秋耕“三秋”的农事活动,具有收获的寓意,是一个象征丰收符号。所以,从2018年起,国家将每年秋分设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对于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发展史的中国而言,这个节日的设立极具仪式感,既是对传统的传承和弘扬,也展现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

在丰收的喜悦之余,中国古人想到的是通过祭祀的方式感激自然与祖先的恩赐。在古代的春季播种和秋季丰收后,人们都会有祭祀活动,称为“春祈秋报”。“秋报”的祭祀对象是社神(土地神)和稷神(谷神),故又称为“秋社”。其出现的历史非常悠久,《诗经·周颂·良耜》中就记录了西周时期秋社仪式的过程,《毛诗序》言:“良耜,秋报社稷也。”汉代以后的“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正值秋分节气前后,可分为“官社”与“民社”两种。“官社”即官方祭祀社稷神,其仪式规范而肃穆。“民社”又称“里社”,形式灵活而热闹,成为一种集体娱乐的活动。陆游写有《秋社》一诗,其言:“明朝逢社日,邻曲乐年丰。稻蟹雨中尽,海氛秋后空。不须谀土偶,正可倚天公。酒满银杯绿,相呼一笑中。”展现了宋代人们庆祝丰收时的欢乐场景。

祭月也是秋分的重要传统。《礼记·祭义》载:“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在古人的观念里,日与月分别代表着阴、阳两极,二者和谐才是万物并育的基础。因此祭祀日、月就成为古代的重要仪式。《国语》中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神明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韦昭注曰:“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于东门之外,然则夕月在西门之外也。”可见,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形式早已存在。秋分时阴气渐升,为保国泰民安,所以要在此时祭月。秦汉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制。其祭祀场所为“月坛”,位于国都的西方,比如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的北京月坛,便是明清两代帝王秋分祭月的之所。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但由于秋分日常常遇到无月的情况,面临着“祭月无圆月”的尴尬。所以,秋分祭月的活动后来又逐渐调整至农历八月十五,这就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中秋节”。

在中国古代,人们讲究时令,注重顺天应时,强调人的行为应该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秋分时节的特质在于昼夜平分、寒暑平均,古人会应时而寻求建构一种公平、公义的社会秩序。比如,人们会选择在秋分时检校度量衡,在秋分之后处决刑犯等等。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渐长,天空也就不会再出现雷声。“坯”是细泥,“蛰虫坯户”是说虫子开始用细泥在地底下筑巢过冬。“水始涸”则说明秋分后降雨减少,天气变得干燥,因而湖泊河流中的水量开始变少。

秋分是一个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日子,在多彩的天地间,在多姿的秋色里,瓜果飘香谷满仓,处处都沉浸在丰收喜悦中。敬畏自然,热爱生命,正是秋分时节给我们的忠告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