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先秦时期“德”思想的起源及发展
发布日期: 2023-09-13 浏览次数:136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汪亚洲 张玉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德、尚德的国家,为政以德也是我国悠久的政治传统,所谓政德兴则政权安,政德衰则政权乱。古代的“德”与政德思想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
一、“德”思想的起源
道德的行为和理念产生很早,“德”字及其系统性思想产生则稍迟。夏商时期乃至五帝时期有无“德”思想颇有争论,《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了五帝时代八恺八元对比四凶,晁福林先生认为“那个时期(五帝时代氏族部落时期),已经区分出美好与丑恶的不同品行,并且品行的美恶已为社会所十分重视”。斯维至在《说德》中指出:“我们认为这个德的时代就是氏族社会时代,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时代。”
商代已经出现了“德”的观念,首先在文献中关于商代“德”的记载有很多,如《尚书·盘庚》《尚书·高宗肜日》《史记·殷本纪》等等,尤其是《尚书·盘庚》全篇中“德”字凡十见,刘泽华认为《盘庚》中的“德”字明确地表明殷商时代已经认识到“德”是维系政治成败的关键,“德”字在商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概念。其次商代甲骨文中明确出现了“德”字,其形为,孙诒让说:“……当即德之省文”,罗振玉认同此说,认为此即为德字。唐兰亦释为“德”,温少峰认为是“德”,并且举出四条例证说明甲骨文“德”已经有了道德的含义。
由《盘庚》中“德”和甲骨文中“德”字可以看出,商代的“德”观念已经出现,与商王等统治阶层有关,主要表示了商王的一种正直美好的行为,其政治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涵义较为突出,这种用法对周代产生了一定影响。商人的“德”虽与当时的天命观、“畏天威”密不可分,但已经与道德观念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西周时期“德”思想的丰富
现存文献材料和考古资料显示,西周时期“德”字使用十分频繁,德的观念开始盛行。由于周代继承发展了殷商文化,不论从文字发展角度还是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西周的“德”显然是发展了殷商的“德”,饶宗颐先生经过讨论畏天威和周人敬德观念的关系,认为周人克殷后的“敬德”,是把殷教推进了一步。同时,与殷商之“德”相比,西周时期又极大地丰富发展了“德”的内涵。
“德”字在西周文献中多见,尤其以《尚书》出现次数较多,据统计,“德”字在《周书》中出现了一百多次。关于《尚书》中“德”字意义,学者也多有讨论,如梁凤荣从范式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尚书》中“德政”问题,王定璋从“明德慎罚”角度探讨了《尚书》中“以德治国”问题。“德”字在《诗经》中共出现70次,其用法和内涵基本与《周书》相同,个别用法学者亦有讨论,如就《诗经》中多次出现的“德音”,有学者认为外在的“行为”义是西周时期“德”字的主要用法,“德音”可以理解为“言行”。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左传》和《国语》中也有关于追忆“周德”的记载,如《国语·周语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左传·宣公三年》“在德不在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其周德之衰乎”等等,此处的“周德”含义学者多有讨论,笔者认为应该放到西周时期的历史中去做考察,我们认为这些周德一般指周代的德政。
金文中“德”字亦多见,兹举例如下:

用例

 

铭文

 

 

彝器

 

 

人名

 

 

王赐德贝廿朋

 

 

德鼎

 

 

正德

 

 

今我隹即井()于玟王正德

 

 

盂鼎

 

 

明德

 

 

余小子司(嗣)朕皇考,肇帅井()先文且(祖),共明德,秉威仪

 

 

叔向簋

 

 

敬德

 

 

允哉显唯敬德

 

 

班簋

 

 

誓德

 

 

不显皇且考,穆穆克誓氒德

 

 

番生簋

 

 

若德

 

 

告余先王若德

 

 

毛公鼎

 

 

哲德

 

 

穆穆克盟氒悤,哲氒德

 

 

师望鼎

 

 

首德

 

 

哀哉今日天疾畏,降丧,首德不克

 

 

师询簋

 

 

元德

 

 

肇对元德,孝友隹井()

 

 

历鼎

 

 

 

 

 

从文献与金文来看,“德”字在西周时期用例较多、用法多样、含义纷繁,德观念十分丰富。
三、先秦以来的“德”目及意义
先秦以来,文献中关于“德”的论述更加复杂,出现了很多系统性的论述,其中出现了对于美德的分类,出现了很多具体的德目。陈来先生将古代文献中的德行体系分为三类:
第一类:
四德:直、宽、刚、简(《尚书·尧典》)
九德: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尚书·皋陶谟》
三德:正直、刚克、柔克(《尚书·洪范》)
第二类:
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左传》文公十八年)
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礼记·王制》)
八政:夫妻父子兄弟君臣(《逸周书·常训》)
十伦:君臣之义、父子之伦、贵贱之等、亲疏之杀、夫妇之别、长幼之序、上下之际(《礼记·祭统》)
四道: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礼记·中庸》)
三行:孝行、友行、顺行(《周礼·师氏》)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周礼·大司徒》)
第三类:
六德:中、和、祗、庸、孝、友《周礼·大司乐》
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周礼·大司徒》)
三达德:智、仁、勇(《礼记·中庸》)
四德:精、忠、孔、信(《国语·周语上》)
四德:忠、信、礼、义(《国语·周语上》)
九德:孝、悌、慈惠、忠恕、中正、恭逊、宽弘、温直、兼武(《逸周书·宝典》)
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逸周书·酆保》)
九行:仁、行、让、言、固、始、义、意、勇(《逸周书·文政》)
九守:仁、智、固、信、城沟、廉、戒、竞、国(《逸周书·文政》)
陈来先生认为,第一类属于个人品格,第二类属于社会基本人伦关系的规范,第三类可以看作前两类结合的产物,其中既有个人品格如温直刚柔,也有人伦性道德如孝悌友。不同的学者对于德目的分类有不同的看法,如谢无量在《中国哲学史》总结的49个德目,分别是:
曰诚,曰敬,曰恕,曰忠,曰孝,曰爱,曰知,曰勇,曰恭,曰宽,曰信,曰敏,曰惠,日慈,曰亲,曰善,曰温,曰良,曰俭,曰让,曰中,曰庸,曰恒,曰和,曰友,曰顺,曰礼,曰齐,曰庄,曰肃,曰悌,曰刚,曰毅,曰贞,曰谅,曰质,曰直,曰廉,曰洁,曰决,曰明,曰聪,曰清,曰谦,曰柔,曰愿,曰正,曰睿,曰义。
并且他认为这49个德目“皆仁体中所包之德也”,即全都包含在仁的范围内。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仁”经常被视为所有德性整合后的结果或者说“全德”。孔孟之间的儒家后学,一方面继承了孔子提出的德目,另一方面又对其加以扩展改造。如上述《中庸》里的“三达德”,新出土文献《五行》与《六德》分别列举了仁、义、礼、智、圣和圣、智、仁、义、忠、信的德目表。
这些德目具有多重含义,其伦理道德含义的内化性倾向可以说是哲学转变的开始,为春秋战国时期“超越的突破”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中国的“轴心时代”。同时,由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春秋战国时代“德”意义的大发展仍然有很强的继承性特征,陈来先生指出,“在中国的这一过程中里,更多的似乎是认识到神与神性的的局限性,更多地趋向此世和‘人世间’,对于他来说,与其说是‘超越的’突破,毋宁说是‘人文的’转向”。这说明中国文化的发展更加理性,充满了人文气息,为后续的蓬勃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