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民为邦本 人民至上
发布日期: 2023-08-28 浏览次数:119 来源:掌上济宁 作者:张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民为邦本”指的是国家的根本是民众。这一思想最早见于《尚书》,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今已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至上”的理念融为一体,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结合。

坚持人民至上,要做到以民为本。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礼记·缁衣》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君主相对于百姓而言就像是心脏,而百姓相对于君主而言就像是身体,如果身体完好,心脏就完好,但如果身体出了问题,心脏也会有问题。君主凭借百姓的拥护而存在,也会因为百姓的反对而灭亡。从“民惟邦本”,到“国以人为本”,再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是充分说明了人民的重要性,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当代中国共产党将这一重要的民本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为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庄严承诺,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至上,要做到执政为民。中国自古就有“执政为民”的观念。老子曾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理想中执政者是没有自己私心的,都是将百姓的心作为自己心。子贡问老师:“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在孔子看来,作为一名仁者要有爱民济众的道德修养,如果能真心为百姓的服务,使其过上富足的生活,这便是最好的仁政了,可以说是圣德。宋代理学家程颐在《代吕晦叔应诏疏》也曾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为官从政的大道,就是要把顺从民心作为根本,让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作为根本,以百姓安定的生活不被侵扰作为根本。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执政理念,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强调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曾嘱托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把为群众谋求利益、提供服务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做好事、踏实认真办实事、竭心尽力解难事,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人民至上,要做到为民造福。党的二十大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淮南子·氾论训》,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而让人民获得利益是其根本。传统民本思想强调注重民生,关心民众实际利益,《管子·治国》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朱熹也指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民”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贯彻到治国理政实践中去,与传统政治治理实践不谋而合。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真心替群众着想,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国家大事、自己的家事全力以赴去办,永远植根于群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