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立秋:木叶动秋声
发布日期: 2023-08-08 浏览次数:198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房伟
大暑过后,时序来到立秋。“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一叶知秋,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对夏秋季节转换的独特感知。尽管暑热的余威尚在,蛙鸣蝉吟依旧,但风儿却已经悄悄地将秋日之歌谱写在每一片树叶之上,秋季正款款走来。
中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秋季正是以立秋为始点。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预示着酷夏就要过去,金秋即将来临。不过,立秋过后却难以立即获得秋天的凉爽。民谚说:“三伏夹一秋,秋后加一伏”。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在三伏天,在这初伏、中伏和末伏的“三伏”之中,中伏最为炎热,而立秋节气恰恰在此时到来。加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还是末伏的开端,也就是说立秋后至少还有“一伏”的酷热。甚至出伏以后,还时常会出现“秋老虎”的天气,因此这盛夏的炎热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立秋并不等同于“入秋”。按照现代标准划分,日平均气温或5天滑动平均气温小于22℃且大于等于10℃才能是秋季,显然,立秋时节还不是现代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立”是开始的意思,这意味着此时的气温、降水、湿度等已经处于转折点,气候正发生着由湿热到干爽的渐进。“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气温虽然还是很高,但昼夜温差增大,早晚的微风还时常带来清凉,这种体感的微妙变化也似乎告诉我们秋季就在身边。
秋带给我们的除了凉爽,更重要的是收获。“秋”字,《说文解字》将其释为:“禾谷熟也,从禾,龟省声。”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则言:“禾谷孰也。其时万物皆老,而莫贵于禾谷,故从禾。言禾复言谷者,晐百谷也。《礼记》曰: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揫也。”“揫”有收敛的意思,表示作物在此时成熟。可见,禾谷成熟正是“秋”字的本义。太史公曾言:“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自然界中,季节的变化是一个阴阳转换、此消彼长、量变产生质变且连绵不断的过程,万物从萌芽初成到繁茂成长,再到趋向萧索成熟,正是遵循自然规律的结果。时至立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已经渡过了最繁茂的生长期,即将迎来收获时刻。
民以食为天,秋天庄稼能否丰收,直接影响到来年的生活,故秋天在一年中是关键的。作为关键时刻的开端,立秋无疑同样重要。虽然距离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季仍有一段时间,暑热未消,秋意浅浅,但立秋时节中所隐现的雨热变化趋势对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会带来巨大影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秋节气的设定就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前瞻性。
立秋时段,气温高,日照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都很迫切。如果雨水充沛,玉米、大豆、棉花、甘薯等就会长得茂盛,易获高产,农谚中便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等说法。不过,立秋前后同时也是我国台风活跃时期,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多发,这也给作物的收成带来不利影响。所以,立秋时更需要加强田间管理,抢抓时机施肥、浇灌,为它们贴好“秋膘”。
立秋既是万物进入成熟收获的时刻,也是人体内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而要“贴秋膘”的不仅仅是农作物,经历酷暑的人们更需要“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夏和立秋时分别悬秤称人,将所称得的体重比对,以检视肥瘦。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炎炎夏日,时常是热得既没有食欲,也没有睡意,从前的人们消夏手段又十分有限,故一季下来,往往日渐消瘦。俗话讲“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以后,凉意渐增,正是进补的好时机,既可以补充夏季流失的营养,也可以储备秋冬需要的能量。此时,各种肉类是主打,以肉贴膘成为首选。不过,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显著提高,在普遍存在营养过剩的情况下,立秋贴膘一定要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在古代,立秋还是重要的岁时节日。人们会以庄严的仪式来迎接新节气的到来。《礼记·月令》载:“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西周时期,逢立秋日,在西郊迎秋。此时还是备战的季节,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汉代继承了这一传统,《后汉书·祭祀志》中言:“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使谒者以一特牲先祭先虞于坛,有事,天子入囿射牲,以祭宗庙,名曰貙刘。”秋之五行属金,秋之五色属白,所以汉代迎秋仪式以白色为基调,祭祀对象白帝少昊、西方神蓐收,车旗服饰皆白,这是传统顺天应时观念的反映。结合《后汉书·礼仪志》之记载:“立秋之日,自郊礼毕,始扬威武,斩牲于郊东门,以荐陵庙。……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武官。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斩牲之礼,名曰貙刘。”天子于立秋日射牲以祭宗庙,称为“貙刘”,从汉代貙刘礼看,在行礼时还要进行检阅军兵之事,可以说古风犹存。到了唐代,每逢立秋到来之时,皇帝和群臣则“祀五帝于四郊”(《新唐书·礼乐志》)。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南宋时还曾有“梧桐报秋”的仪式。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四“七月”条下记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在“秋来”的宣告中,便有一二片梧桐叶飞落,甚是应景。
立秋节气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之时天气已有凉意,“凉风至”是人们最直接的感受,所以宋人刘翰在《立秋》中写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此时的风对农业生产同样重要,“立秋怕无风”“立秋无风是灾年”,这是一方面是因为风会带来降雨使农田得到灌溉,另一方面,若立秋之后长时间无风,空气不流通再加上湿热的环境,很容易导致农作物滋生虫害。后五日,随着昼夜温差的增大,清晨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雾气笼罩大地,是为“白露生”。苏轼在立秋之后夜游赤壁,目之所见便写下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秋景。再五日,蝉儿知晓昼热夜凉,感阴而鸣。寒蝉之于秋天,恰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气候、季节发生变换的讯号,“寒蝉鸣”正表明秋的气息已然浓厚。秋天的寒蝉是传统诗词的重要意象,表示悲戚,多用于表达离别时的感伤。柳永名作《雨霖铃》开篇便写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正是借此烘托出了离别的氛围。
暑未退,秋意临,在时序的推移中,我们感受着季节的变化。夏天在静静离开,留下不舍的脚印,而一剂凉风吹入,则带来收获的讯息,秋天的盛大,即将开始。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理当踏着秋天的节律继续前行,带着爱的执着,去收获生命历程中的感悟与启发,与天地自然共同绘就大美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