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孟子人道修养论刍议
发布日期: 2021-02-02 浏览次数:165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作者:巩宝平 陈以凤
摘要:孟子人道修养论主要由道德、认知、文学三个方面构成。道德修养论主要讲孟子遵循由内而外、各安其位、忧乐圆融的理路,通过弘仁(居仁、存仁、仁民、仁义)、养性(养心、养体、养气、养勇),从士人升为贤圣。认知修养论主要指孟子所论存在事实、理想与偏执三种成分,反映了上古三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信息,体现了早期儒家对当时社会和历史现象的独特认知;文学修养论主要讲孟子在论证某些观点时,以善于喻例、道德明志、辩证而论见长,显示了论者高超的文学修养水平和文字驾驭能力。孟子人道修养论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儒家主张道德优先、兼顾其他的学术宗旨,为后人在道德、认知与文学方面的人文修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启迪,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孟子; 人道; 仁; 修养;

 

熊十力先生曾言:“中学虽不遗理智,而主要功夫实在修养。”这一点在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亚圣孟子那里体现得尤为明显。孟子大力提倡修养,认为万物“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人亦如此。围绕如何成就君子、圣贤之人,孟子提出诸多修养主张,如修其“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之天爵,“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存其心,养其性”,“寡欲”以养心,“养其大者为大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养至大至刚、集义而生的“浩然之气”,“居仁由义”等,蔚然大观。这些修养论主要讲士大夫的修养内容、方法、目标和境界等,实则讲的是人之为人,如何成为大人、君子、贤圣的道理,即人文化成、修齐治平之道,简称人道修养。人道作为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由孔子始创,经孟子弘仁、荀子隆礼而得到发展并基本定型。孟子弘仁,拓展出仁义、仁政、仁心、仁道等更多的仁论,其所论人道的核心是仁道,所谓“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修养主要指修身立命、养心事天之道,所谓“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修其身而天下平”“苟得其养,无物不长”。以往学界对孟子的道德修养方法、人格修养方面多有关注和研究,但对之外的内容鲜有论及。在《孟子》中,既有孟子道德修养的长篇大论,同时也有孟子对历史、现实的独特认知,对人情事理的高明见解,对语言文字的高超驾驭,从中可见孟子在道德、认知、文学等不同层面的修养,这些对于人文修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引导与启示作用。缺乏任何一方面的研究,对于全面探讨和发扬孟子修养思想的价值都是莫大的缺憾。有鉴于此,本文拟从道德、认知、文学三方面试论孟子人道修养论及其价值。论有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道德修养论

 

一部《孟子》书,七篇二百六十余章,三万四千多言,大半讲的是道德修养、人文教化,即《大学》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孔子所讲修己安人、立己达己与立人达人之道一脉相承。首先,这种修养论基于孟子对人的根本依据和人性本善的认识而论。孟子认为人与禽兽之别微乎其微,只有圣贤君子秉承、弘扬仁义之道,才可保持住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在孟子看来,人伦道德修养是人与禽兽的根本之别,所谓“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次,这种道德修养的主体核心是弘仁,如由仁义行、居仁由义、仁义忠信、以仁存心、仁民等。再次,基本方法是养性,包括养气、养心、养性、养体、养勇、养善等,所谓“养浩然之气”“养勇”“以善养人”“存其心,养其性”“养移体”“养其大者”“寡欲”养心等,实质是以仁道为主、诸德(仁义礼知、孝悌忠信等)相辅之道。从基本理路而言,又可从以下几方面分而论之。

 

(一)由内而外
 

《庄子·天下篇》讲“内圣外王之道”,后人常借之定位儒学主旨,大致不错。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基本遵循由内而外的理路,如居仁由义而以礼为门,独善其身而兼善天下,就是如此。孟子主张以性善为根、仁义为本、礼智相持,来提高道德修养,居仁由义门礼,是其修养理论的根本途径。所谓“由仁义行,而非行仁义”“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人之为人,是因为仁义礼知之心,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所以要以仁义礼智之心与人交往,即“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修养的最终境界,就是仁义礼智之善心仁端由内生而外发,成就一派圣贤气象,“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宋儒所谓“学至气质变化方是有功”,或即指此而言。这种气象和修养境界如孟子所言“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此浩然之气自内而外、自本及末,而非徒具其表或本末倒置,所谓“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究其实质,不外乎《大学》所言“止于至善”,即如王国维先生所言:“所谓‘浩然之气’,善化之意志。能陶冶意志而与性之善融合,则谓之曰‘浩然之气’。”

 

(二)各安其位

 

儒家有志于在伦理道德基础上建立一种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其道德修养主要针对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人伦关系、治国之道而言。在《孟子》中,孟子勾勒出人伦道德修养的标准(同样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与《礼记·礼运》所言“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如出一辙。在人际关系处理中,这种道德修养又可概括为一个字——“道”,实际上就是人道,讲人之为人的道德标准,所谓“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而这种人道的核心就是仁德,所谓“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既重视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如君臣、贤者),也重视家庭成员(父子、夫妇、兄弟)及社会群体(如师生、朋友、长幼)的人道修养,所谓“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三大层面的道德修养,涉及各种社会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处理,于是有了上述各种相应的标准,提出诸如“责善,朋友之道也”“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事亲为大”“守身为大”“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之类的行为准则。

 

(三)忧乐圆融

 

早期儒家对于忧乐的态度一向从容达观,圆融以待。庞朴先生曾将忧分为外感的物质之忧、内发的精神之忧,将乐分为感性之乐与理性之乐,并认为儒家注重精神之忧,推崇理性之乐,洵为确论。儒家面对忧乐参半的人生,主张有所忧,有所乐,忧其所忧,乐其所乐,乐以待忧,乐观人生。如孔子和弟子们讲其忧,忧德学不进,义善不达(“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君子忧道不忧贫,更多的是主张“仁者不忧”,并探讨如何达到乐而不忧。如通过学友切磋中的乐悦消融人不知的困境而达到不愠不患的境界(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通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发愤忘食”而“乐以忘忧”,通过内省不疚而达到“君子不忧不惧”,通过道义之乐的追求而安贫乐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等等。

 

私淑孔子的孟子秉承孔学儒道,对于忧乐也有一种通达深刻的洞见。如他对忧患的认识,认为人的生存和修养都要经历各种苦难磨练,只有不避艰难,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在苦难忧患中发展,蚌病成珠。孟子指出:“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对这种思想的扩展性论述就是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者一简一繁,相映成趣: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对于乐道、乐知,孟子也有独特的看法。在孟子看来,乐知天命,从善而行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和根本路径。所谓“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孟子在阐发心、性、天、命中将知天命、行善道的修养追求之义阐发殆尽,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孔子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知天命”“畏天命”,孟子则更进一步讲如何知之、立之,只有如此,方可达到道命两谐,从容中道,弘仁明义,乐观人生,做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乐其道而忘人之势”,“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享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乐,“乐而忘天下”“与人乐乐”“乐天者保天下”“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这种乐观精神在孟子认知客观世界上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另外,孟子对于多谈乐道,鲜论忧道,与孔子时时忧道之不行、吾道不行的深切悲悯之心略有差异。当然,在孔子的忧乐论中,表面上多谈忧道,其内里处则仍是弘扬道义之乐,以此乐消弭世俗之忧。只是孔子含蓄而论,孟子则更显豁,并有所侧重。

 

二、认知修养论

 

宋儒程颐曾言“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指出孟子思想的特点。事实上,孟子所言既有事实部分,也有理想成分以及偏执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孟子认知修养的多种面向。这既为后人认识上古三代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又为认知、理解各种事物和社会现象提供了很多合理的方法和启示,令人受益。对其偏执之论应有清醒认识,不为所惑。

 

(一)孟子认知中的事实成分
 

在《孟子》中,孟子基于对政治、社会、家庭等现实的深刻理解,提出全面客观的见解,使之理论观点具有务实的品格。如孟子对物质基础(生活必需)与上层建筑(仁义王道)的基础性作用具有清醒的认识,他指出“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民非水火不生活……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同时他又指出仁义道德对于国家政治的重要性,一再呼吁“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强调在物质基础有所保证的基础上加强道德建设,最终有益于国家政治,所谓“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又如他对于家庭中贤与不肖者的关系、父子相责的忌讳作了切实的分析,“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再如他对于善在人际关系中的不同作用说,“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孟子在认识现实、知人论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既能全面认清客观事实,同时又将道德修养的作用与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出,不厌其烦地论证和强调以德行善的重要性。如《孟子》中对人性本能需求和孝德追求的客观描述,既讲“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又讲舜能以孝德守身,做到“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大孝终身慕父母”。又如他分析众生碌碌现象背后的根本诉求,归为“利”“善”二字,所谓“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而在《孟子》中竭力提倡以仁义礼智修身治世,提倡“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乐善不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等。孟子的这些看法与论证全面、中肯,当然在展现其认知修养时,其思想中道德修养的主题和目的也非常鲜明。

 

(二)孟子认知中的理想成分

 

《孟子》中对理想社会有一个详细的描述,在那里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有恩有情、有义有别、有序有为,养生送死无憾,最典型的莫过于下面这段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的论述: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对于这种理想社会的来源,孟子将之归诸上古三代文王施行德教的黄金时代: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其他地方亦见孟子对理想社会(如田赋制)的勾勒和规划: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不过,在作者描述这些理想社会的背后,我们隐约看到的是当时战国纷扰、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可以想见当时乱世无道、君民争利、侵夺经界,而民不得安、生无所养、死有所憾、仓皇无依,是了解和认知当时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

 

(三)孟子认知中的偏执成分

 

初读或深读《孟子》,既为其豪情壮志所感动,又被其义理雄辩所折服,但又不时发现有的语句中不乏偏执的成分,这也是在利用《孟子》来提升我们的认知修养时需要格外注意的。孟子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之书中所言,亦可作如是观。对于其中的偏执部分,从以下所选的论点和陈述中即可窥知一二。

 

孟子强调君王仁义道德在王朝兴衰中的重要性无可非议,但过于拔高其在政权易代中发挥的作用,有失全面。如对上古三代战争、天下易主的分析就是如此。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因为时代、文化理念的缘故,《孟子》中的某些观点和思想也需要重新审视,如对亲疏关系不同、性质后果相同的打架斗殴处理方式,不可盲目传承与发扬。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再如对父母触犯法律,如《孟子》所言,要选择包庇或潜逃的方式来应对,显然于法理、公义不容,同样可见孟子思想主张中的偏执性,不值得提倡。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此外,孟子对于人性、人知先天与后天的复杂性没有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如良能、良知的提法有拔高人的先天禀赋作用,而忽略了后天作用和人性、人知的差异性,从而可能陷入唯心论的泥淖。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三、文学修养论

 

孟子辩才无碍,引人注目,史载“外人皆称夫子好辩”,郭沫若先生曾将《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并举为先秦散文“四大台柱”,称“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从《孟子》中可见,孟子善用比喻,力陈道德,语含哲理,精辟有力,“犀利”之言比比皆是,显示了其高超的文字修养水平与语言驾驭能力。今人仔细品读,对于提升文学素养或辩论水平当有很大的启示。

 

(一)善于设喻,举例论证

 

汉代赵岐曾言“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翻阅《孟子》,其“长于譬喻”之处比比皆是,为论证自己观点的有力武器。比较简单者如“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没有明显的“如”“似”“犹”之类的提示字,但也运用了比喻修辞的句子,如“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夫义,路也;礼,门也”,“嫂溺不援,是豺狼也”,“规矩,方员(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再者,有些比喻的句子篇幅较长,稍显复杂,且掺杂举例成分在内,如: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孟子亦擅长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又如: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又如:

 

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再如: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二)力陈道德,励志明义

 

孟子在论证道德修养时,陈辞激昂,沛然难御,启迪心智,显示出其强大的文字表现力和凛然正气,如对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的描述与追求: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又如对大丈夫品格、大勇之德、大道之行、大事的描述与追慕: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孟子曾称“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准此以观,上列孟子之言确乎有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薄夫敦,鄙夫宽”的教化作用,形成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一股清流,影响后世,流风所至,惠及今人。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又不知激励了古今多少凡夫俗子,努力奔竞,保持独立之人格,向往自由之精神。后世宋儒陈亮豪言“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又甲辰秋书》),亦多少有孟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影子;国内有大学化用孟子之言,以“气有浩然”作为校训,激励后学后进;中学时代,笔者在校园墙报上,第一次见到“虽千万人,吾往矣”,心有戚戚,不无振奋,古往今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会理处皆有感动,欣然往慕,自然之至。此等皆与孟子的思想深邃、语意深刻、文字灵动密切相关。

 

(三)语含哲理,辩证而论

 

孟子有很多论述富含哲理意味,全面客观,不失中正,充满辩证色彩,亦启人心智,锻炼修辞,品读之后,令人受益。

 

1. 全面客观而论

早期儒家对人情事理有深刻洞见,事从中庸,求其中和、务其中正,情理兼济,不乏中正之论,如孔子言“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小不忍乱大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言之不怍,则其为之难也”,主张待人接事、观察世界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讲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乐哀允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孟子深谙孔子之学和世事之理,同样务求知人论世要全面、客观、中正,故以精辟之语畅揭孔子的修养理论要义,显示出高超的文学素养和文字驾驭能力。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饥者甘食,渴者甘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2. 充满辩证色彩

关于儒家和孟子的辩证法思想,庞朴、萧萐父、方克等学者的论著中多少都有涉及,不乏精当之论。此处所言孟子文学修养论中的辩证思想,主要就其关于两相矛盾的范畴(如远近、易难、有无、上下、高低等)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地存在于错综复杂的现象世界而论。这种朴素的辩证思想属于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如对远近、难易的辩证而论,“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对有无、誉毁的辩证而论,“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对不为、有为的辩证而论,“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对昏、昭的辩证而论,“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对御暴、为暴的辩证而论,“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对高、下的辩证而论,“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对枉、直的辩证而论,“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对一般、特殊的辩证而论,“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孟子所言体现辩证而论的语言风格和修辞之法,在其他儒家和诸子中亦不鲜见,均为人们观察、理解现象背后的内因与实质提供了某种方法和启示,弥足珍贵。

 

四、结语

 

儒家主张修养以人伦道德优先,但亦兼顾其他。综上所见,孟子人道修养论包含道德修养论、认知修养论、文学修养论三方面内容,丰富充沛,不乏启人心智德慧者。孟子所论以道德修养为主,贯穿在各个层面的修养理论中,体现了儒学道德优先的理论主旨。同时孟子人道修养论的内容也多反映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信息,体现了早期儒家高超的文学艺术修辞,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道德、知识与文学方面的思想养分,弥足珍贵。孟子曾言“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通过梳理孟子的人道修养理论,仔细体味这些充满哲理的言语,涵泳沉潜,自有意味深长之处沁人心脾,甘之如饴,“理义之悦我心”之感或许油然生胸,古今相通,此亦为修养之一大境界。恒定“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信念,亲近亲证经典话语,体味其意,声之所向,素履以往,最终“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这或许是发现、发明和发扬孟子人道修养思想在德性、知识和文学方面的启迪与价值,最终达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