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儒家故事 | 有若:与民同富
发布日期: 2020-06-14 浏览次数:92 来源:《儒家故事》 作者:卢巧玲

鲁哀公是鲁定公儿子,承袭鲁定公担任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在位期间常常问政于孔子及其弟子。

一次,鲁哀公向孔子的弟子有若询问:“饥馑荒年,国库预算不足,该怎么办呢?”

有若说:“将现在的税租减半,只取一半,不是很好吗?”

哀公听后,立刻就说:“目前的税收都已经不足了,如果只征一半,那还能做什么呢?” 

有若答道:“百姓的用度够了,您怎么会不够呢?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

有若认为,只要百姓的生活富足了,国君的生活也就富足了,所以,作为君主,解决饥荒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免赋税,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在此基础上,有若主张在政治上实行无为而治。有若与宓子贱的一段交谈,正好证明了有若的社会思想。宓子贱是有若的同门,曾有一段在鲁国朝廷做官的经历。在此期间,他经常发表一些有益于国家的政见,却因为当政大臣的阻挠,使其政治主张最终没能实现。后来,鲁君派宓子贱去治理一个名叫单父的地方(今山东菏泽单县)。走马上任后,他每日披星戴月,兢兢业业,事事亲力亲为,力求不出现任何差错,结果政绩不明显,却把自己累得疲惫不堪,面黄肌瘦。

一次,有若路过单父,前来拜见。见到如此场景,关切地询问缘由。宓子贱感慨万千,叹了一口气说:“鲁君不知道我能力有限,让我管理单父这个地方,繁忙的公务,让我实在吃不消,加之整日担忧,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有若听后,开导说:“从前舜治理国家时,整日弹奏着五弦琴,歌唱着《南风》诗,无不轻松自如,却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而你现在治理的仅仅是单父这个地方,却把自己累得面黄肌瘦。试想,如果让你来治理一个国家,那会是什么结果,岂不是更不堪重负?所以说,你得想办法才行,所谓“有术而御之”,也就是说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这样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每日里喝酒、作诗、奏乐,过着安乐舒适的生活,也能“无害于治”;如你这般,不采取有效的办法,即使人累垮了,对单父的治理也未必有益。”

当然,“无为”绝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为所当为,花极少的时间和精力,做恰当的事情,取得最佳的成绩,此前老子提出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也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