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走进孟子:体悟“千古一问”中的人生智慧
发布日期: 2018-12-12 浏览次数:143 来源: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杨富荣
    《孟子》一书的开篇,梁惠王见到孟子,开门见山抛出自己的问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老人家,您不远千里而来,可是为我国带来什么好处”?这是梁惠王对孟子的见面语,称它为“千古一问”,因为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日,“为什么我要尽义务”“做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与某某交往对我有何帮助”“干好工作能加工资吗”等等,类似的语言、思维模式,仍然可以听到很多,如果仅仅从语言的调调上来判断,甚至会让人怀疑,所谓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代变化,真的变化了?两千多年的时空运转,真的发生了巨大变化?
毫无疑问,时空真的在变,然而人性的基本特点,人内心的基本需求,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而这恰恰是经典亘古长存的价值所在,走进《孟子》,奔往源头,直达本质,认清不变,以应万变,去看看孟子如何来破解这一问题。 
一、孟子其人,《孟子》其书 
    关于孟子其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如此记载:“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名轲,山东邹城人,《史记》记载的比较完整、真实可信。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被后世称为亚圣。孟子所提出并坚守的“义,天理之公;利,人欲之私”之义利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之人心“四端”说、“养吾浩然正气”之正气观、“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存心养性观等等,是中华民族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一生奔走呼喊,“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涣然复明于世”,实在值得后人景仰、追随。
    《史记》记载孟子著书七篇,刘歆《七略》作十一篇,《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也作十一篇,都比《史记》多四篇。赵歧《<孟子>题辞》记载:“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又说:“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史记》所记七篇,是指内篇,《七略》及《汉志》所记十一篇,是包涵外书四篇。所谓内篇,一般指天子之书,藏于内府;外书是指学官或民间藏书。外书四篇,据赵歧《<孟子>题辞》以为“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后世也没有注释,慢慢失传了。
    《孟子》一书受到尊崇,一般认为始于汉朝初年。孝文帝时将《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设置博士,称“传记博士”。《孟子》在当时并未列为经,《汉书•艺文志》放入《诸子略》之儒家,《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列入子部。至五代时期的后蜀时期,后蜀主孟昶才命毋昭裔楷书《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公羊》《谷梁》《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刻石。宋太宗时又加翻刻,此为《孟子》列入经书之开始。宋孝宗时,朱熹宗程子之说,将《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并列为四书,于是更加提高《孟子》之地位。(李鍌《孟子高级读解》)
    《孟子》一书的核心内容及意义,朱熹《孟子序说》如此评价:《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论事君,则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又记程子所言:“传孔子之宗,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 
二、遵循仁义,不求利,而无不利 
    赵岐于《<孟子>题辞》中写道:“著书七篇……包罗天地,揆叙(统理安排)万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不载。”
    由此可见,赵岐认为,《孟子》七篇从仁义道德到性命祸福,可谓包罗天地,无所不载。在天地万象之中,从哪里开始?从何处着手?始于天理与人欲;始于道心与人心;始于义与利。品读《孟子》的开篇,称之为“千古一问”,不为过矣。
    人们向往利、追求利自然有其天然的合理性。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帮他思谋如何更好地谋利,而是将话峰调头,直奔仁义。这两个话题看似不直接、对等,不是有点假、大、空,不接地气?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这个道理孟子不懂?这个道理不仅孟子懂,诸圣先哲都懂,且懂得更透彻。正是源于几乎所有人都想追求利,那如何保证利、保证公众利益,实现最大公约数,就非常值得思考,唯有仁义,方可实现利益最大化。反此,将求利未得,害已随之。孟子非常形象地描述到:
    大王说“用什么办法使我的国家获利”,大夫说“用什么办法使我的家族获利”,一般的士人和老百姓说“用什么办法使我自己获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番话可见杀机涌动,对于利己私欲的追求何以有如此强的杀伤力!孟子一语中的,这一切源于“不夺不餍”,不夺取全部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那些大夫们拥有的不算不多。可是“不夺不餍”,欲望的放纵就如行走在下坡,根本刹不住车,要夺取全部,直到一坠到底,再也无法把持局面。
    而唯有对于仁义的追求,会产生向上牵引的力量,振奋于人,归于正途。正如孟子所言“有仁爱之心的人,绝不会遗弃父母;有仁义之心的人,从来不会逾越君臣之义”。 
三、坚守仁义,做好自己 
    古往今来,绝大部分人在追利,可是圣人告诉我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圣人告诉我们要修身为本!修身、做好自己,是所有一切的根本;绝大部分人在曰“利”,而经典告诉我们要“仁义”,看似不相干,但经典中蕴含有常人一眼看不到的智慧。
    仁义有何作用?何为仁义?孟子告诉我们,“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人者仁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亲亲为大”,是宗庙系统的价值原则;“尊贤为大”,则是社稷系统的价值原则。“礼”所维护的价值理念,即是仁义,其蕴涵的价值追求即是“成德”“治世”。但“礼”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德,而是在道德原则的基础上上升为法律化的条款。
    生活中会听到很多人在抱怨,60后说自己苦,70后难,80后浮……都不容易,反思一下,自己修身了吗?做到仁义了吗?当今时代,是自我成长最好的时代!只要有才华,有理想,有信念,就一定会有机会来施展抱负!
    童话故事看似是假的,其实是真的;我们追求的各种利,看似是真的,其实是假的,真的能追上?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老太婆的欲望越来越大,这就是人心!欲望大的为什么是老太婆,而不是渔夫呢?渔夫天天出门,会有见世面的机会,而老太婆,没出过门,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喻意她的欲望是人的本性!当一个人,失去自我,没有了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必然会抓取,这也就是当下,不少家庭主妇围着孩子转,孩子很难成人的原因,因为背负太多……
    还有一则禅宗《指头案》的故事:一个老婆婆,每天都熬粥,有一位落入人间的仙人,每天都来喝她的粥,仙人被感动了,要回报她,说自己有个手指头,可以点石成金,问她想要什么,他可以给他点出来?老婆婆说:我要你的手指头!这就是人性!
    再来读读孟子的话:“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千乘之家、百乘之家,是身处卿大夫之位、有权的贵族、当权者;庶人是普通的百姓。在位者有引领风向的义务和责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这样下来,十分之一的比例,不小了。所以为人处事,要近君子远小人。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孟子讲求“仁义”,为何会联系到“遗其亲”这样的小事?这或许也是圣人的思考,至大要从至小处出发,修身,是每个人的完整自己必备的功夫。现实中,没有几个人可以去做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大事,一般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很了不起了。就像今天有这样的说法:升官发财的机会属于少数人,但追求幸福的权利属于每一个人。
    从小处做起就可以了,荀子《劝学篇》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子》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利与义的辩证,从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但人与人不同,对二者的偏爱与驾驭也就不同。其实,向更高层次去看,二者为一体两面互不相悖。恰如阴与阳、正与反、上与下、前与后、物质与精神、亚当与夏娃……以孔孟为代表的古圣先贤,以其真心,参透真相,讲出真话,故能指引千古人心。一切从修身开始,从仁义开始……(来源: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杨富荣,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