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发布日期: 2018-12-12 浏览次数:155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陈晓霞
    孔子不仅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也是我国旅游理论的创立者,他以14年的“周游列国”成为旅游活动的著名实践者。孔子兀立于中国旅游长河的上游,他的旅游观是中国旅游思想宝库中的首批珍宝,他是中国旅游文化思想史上的拓荒者。 
孔子游学经历
    据史料记载,人文始祖三皇五帝就曾运用乘车、船、橇等交通工具,走遍了祖国的山川大地。春秋时期的社会环境,为较为普及的旅游活动创造了社会条件。师者尊长授徒课学,天下求学者趋之若鹜,各色人物相互串联交流,游学布道,纵论天下。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宗师们对日趋发展的旅游进行了理论上的重大思考,在生活实践和哲学理念两个领域形成了一个理论谱系,成为我国古代最早、最系统、也是最成熟的旅游理论。孔子的旅游理论奠定了当代中国旅游理论的基础,并开启了中国旅游理论研究之先河。
  孔子在30岁之前,游学于郯子、师襄子等人,观览过鲁国的太庙。34岁左右适周问礼于老子,访乐于苌弘,观周庙,考察周朝的礼乐典章制度。35岁至37岁游齐,沿路经过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遇妇人、邱吾子等人,至齐与齐太史讨论音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从齐国返回鲁国途中前往嬴博观看延陵季子葬子;曾到京师洛阳观览周代的礼乐制度。51岁至54岁仕于鲁,利用政治地位观览到更多的上层文化。在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参与了腊祭之后,便到太庙的门阙上游览。55岁到68岁,孔子吟唱着“悠哉游哉,维以卒岁”度过了14年的周游生涯,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国。其间经历了匡蒲之困、伐树于宋、陈蔡绝粮等种种艰辛挫折,与卫灵公、陈湣公、卫出公等诸侯国君相问答,与颜讐由、蘧伯玉、史鰌、叶公相交游,还路遇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隐士。他曾止于岸边,驻足桥上,览山川美景,叹世事人生;也曾之于杞、宋,探寻夏商遗存。68岁以后,落叶归根,整理典籍,传道授业,同弟子或游于舞雩或观览山川,于游乐中教学相长,陶冶性情。
    从孔子一生的游历中可以体悟到,生命的根本就在于“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游览的过程中,眼中的那草那树,都被赋予了勃勃生机,山的巍峨壮观、云的轻柔飘逸、水的清澈激越、雾的亦梦亦幻、树的葱郁苍劲、草的昂然临风,都幻化为孔子思考的景物,大自然为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场所,他的感受、体验、思考越多、越深,对人生的感悟越深刻,生命的修为也就越好,终使他成为“大哉!博学无所成名”的至圣先师。 
“山水比德”滋养旅游文化
    孔子一生可谓游历丰富,而且游中生情悟情,游中传道悟道。在游历过程中,孔子逐步因礼得仁,将仁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形成了山水比德的经典旅游思想——“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从更深层次看,孔子将“仁”导入到旅游理论当中,并以“君子比德”的理论高度,提升了旅游文化的品位。“山水比德”就是将仁人君子的品德比拟为自然山水。明末清初的思想巨匠王夫之对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旅游理论进行了诠释,指出:“山水之乐,皆造物自然之理;动静之体,则阴阳合撰之能;乐寿之效,皆性命自然之效。则为仁为智,要以体道而成德。”
    孔子的“比德之旅”把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融入自然山水之中,提出了“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这种君子比德思想,肯定了游山观水能够给君子仁者带来美的享受。山水的自然之美是它的本性,而这种美只有人感化之后,才能将自然之美的本性转化为品德之美的人性,并具有了更高的价值。
    《论语•先进》载,孔子与几个弟子讨论人生的志向,其他几个人谈的是经济、国防、礼乐教化等方面的社会问题,而曾皙则谈的是春游,他谈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描述了一种闲适恬淡、怡然自得的人生美景,对于曾皙的这种春游志趣,孔子十分欣赏,甚至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所追求的是一种平安盛世的理想境界,因为只有在国防强大、经济发展、老百姓懂得礼乐教化的情况下,才会有曾皙所讲的春游场景。孔子和他的学生常常是在登高游览中,激发出各自不同的人生志趣,在登高纵览中,寻求一览众山小的远见博观之趣。
    孔子酷爱大自然之美,喜欢自然山水之游,重视游览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而“游必有方”,则是孔子对旅游休闲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的总结。他认为,观察自然要和人的精神之间相互感应,所说观水有术“之术”者,指人对山水的认识,对美的发现与合乎道的法则。以水“比德”和“观水有术”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理论上的提升。孔子的近游观和远游观并不是相互矛盾,远游与近游,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忠”与“孝”,君子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矛盾统一。此外,孔子的“信而好古”“兴灭继绝”的文化意识对旅游史料的保存,以及孔子思想的义利观对中国探险旅游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孔子的思想自成体系,从“父母在,不远游”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再到“游必有方”,最终形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比德的旅游思想。从具体的出行要求,到对远方来客的热情期待,再到旅游休闲审美的哲学理念,形成了一整套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并以这些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为指针来指导实践,在各种矛盾中寻求“中庸”之平衡。
    自从孔子创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理论开始,中国的旅游理论就与儒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乃至于今天的旅游理论,以及处理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关系时的既开发又保护,在保护下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等诸多观点的形成和具体措施的实施,无一不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孔子的旅游理论内涵是一致的。可见,孔子的传统旅游理论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的生机,不但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消亡,反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地汲取新的营养,日趋丰富和完善,并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游览、游学、游仕”三道 
    从旅游学的角度来看,孔子不仅创立了旅游理论,而且是旅游活动的实践者。公元前497年,阳春三月,孔子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也为了“克己复礼”,宣传他的治国理念,于是沂水清波濯吾缨,浩歌一曲伊人行,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之邦,在众弟子的簇拥下,疲马凋车,开始了为期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空间跨度几乎遍及当时大半个中国,并留下了许多遗迹。
    流行于春秋战国士阶层的“游学”活动,就是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士人主体。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为旅游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君王巡狩、贵族田猎、文化参观、学子游学、民间节日游乐等,都丰富了这一时期旅游活动的形式种类。以孔子为代表的士人集团借助游学这一桥梁,将传播知识与游行天下相结合,广纳弟子,与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旅游活动。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实际是孔子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14年的跨国游历使他对旅游有了许多的感悟,为他创立旅游理论奠定了基础。孔子的旅游活动涉及登临、游学、考察观光等多个方面,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文化观光之游除了对大自然的游览观赏以外,孔子和儒家学者还“观礼”“观风”,对古代文化遗址、民风民俗等方面进行考察和游观。
    孔子的“游”主要有三种形式:游览、游学、游仕。孔子在游中问学,游中入仕,在学问和仕途的曲折中诠释了旅游的境界。孔子问学京师,游历诸侯,从漫长的旅途中悟出精辟的人生哲理,成就了粲然的道德文章,从中可以看出旅游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正如《吕氏春秋》卷十四所载:“孔子周游海内,再干世主,如齐至卫,所见八十余君,委质为弟子者三千人,达徒七十人。七十人者,万乘之主得一人,用可为师,不为无人。”在他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中,无不体现着儒家以人为本、经世致用的旅游观念。
    孔子的人生哲学中健全的人格标准有三要素:仁、智、勇。孔子认为,达到仁智勇的首要方法,第一途径是格物致知,而旅游正可格物致知。从孔子旅游实践看出,旅游是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品德的课堂,旅游是对美的追求,旅游是了解社会关怀人生的窗口。孔子本人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载本身就是对孔子旅游思想的最好诠释,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标志性人物。 
标举旅游人文社会关怀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中国旅游史早期的兴盛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商周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教育突破了政府、贵族的垄断,高雅的文化逐步下移,私学之风兴盛于世。商贾之旅、游览之旅、外交聘旅、游说之旅、游学之旅、游猎之旅……蔚为成风。以孔子为代表的知识渊博之士,纷纷开始创办私学,传道授业解惑,聚徒讲学。于是,天下的莘莘学子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不辞辛苦,踏上了寻师问道的游学之路。
    孔子主张修身治学要以立志为发端,将修身作为基础,把仁德作为目标,通过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来涵养德行。这六门知识“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优游于六艺,不仅有助于德行,同时也使学生在闲暇时不致松懈。在官府学校森严的局面下,孔子高举“有教无类”的大旗,向“学在官府”挑战,杏坛设教,阙里办学,把官府之学变成“四夷之学”,乃有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辉煌硕果。可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对主人、接待地、旅游媒体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文化气质方面的要求,是孔子对为他而纷至沓来的客人的欢迎词,也是对当时人际交往频繁、旅游之风兴盛的社会现象的一种良性指导。正因为君子有着智者仁者的高贵品德,所以在游山观水的时候,不仅能陶冶情操,升华境界,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获得美不可言的乐趣,还能获得“高山流水,觅得知音”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快感。
    回归自然,宁静心志,已是如今众人出游的动机之一。(来源:《大众日报》2017年5月31日 作者:陈晓霞,孔子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