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新著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本院新著 >
何以孔子:一位孔子后裔的追问
发布日期: 2023-02-23 浏览次数:80 来源:掌上济宁 作者:孔祥安

孔子74代孙孔繁轲先生的新作《何以孔子》一书,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从孔子后裔的角度与历史的视野,以散文的手法及祖孙书信的方式,全面系统回答了关于孔子的历史,以及当代、未来之问。

这部以孔子后裔身份,且用文学形式阐述孔子、孔子思想及其影响的开山之作,是推进文化“两创”的一部用力之作。

孔子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孔子属于济宁,也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在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实践儒学“两创”,讲好儒家故事,是一个时代性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通过讲故事,全面展现孔子即凡而圣的人生历程与精神世界,更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创作。

从古至今,研究孔子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孔子后裔先容孔子的著作却是少之又少。历史上的孔氏家族,人才辈出,家学源远流长,如孔安国、孔颖达、孔继汾等人,他们多从学术视角阐释孔子及其思想,而以文学形式介绍孔子其人其学的孔氏后裔尚未见之。

当今介绍孔子及其思想的传记类、故事类等书籍,可谓琳琅满目,而孔子后裔介绍孔子的著作极为鲜见;以散文形式、祖孙书信,全面系统回答对孔子的历史之问、当代之问、未来之问的文学著作更是寥若晨星。从双重意义上说,该书实属首创,也填补了孔子后裔以散文展现孔子何以成为圣人的空白。

孔子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俗称“孔圣人”。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来,孔子及其家族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期间尽管命运多舛,但总体是随着时代变迁愈来愈备受尊崇与褒奖。

孔子被冠以“素王”“文宣王”等封号,受到历代帝王的祭祀与朝拜;孔子嫡裔封官加爵,世袭罔替,莫不尊荣,家族被誉为“天下第一家”。

现存曲阜孔府门前由清代大学士纪昀书写的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富”字没头,“章”字通天,这就足可说明孔家在中国古代的显赫地位。

历史上,有几个朝代还给予孔氏族人免除赋税、徭役等优渥待遇。在古代社会,鉴于孔子的圣人地位,孔姓自然要高于一般姓氏,这种观念甚至延续到现代社会。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一般询问对方“贵姓”时,回答者应先以“免贵”作答;而孔氏后裔在被问及“贵姓”时,一般不说“免贵”,而是直接说姓孔,这是古代孔氏高贵的现代例证。姓孔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孔氏族人也感到十分荣光。

该书作者并未炫耀其孔门血统,而是更多地展现了孔氏后裔的责任与使命,始终保持对祖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孔子的敬畏。这种敬畏,不是传统社会所遵循的为长者讳、为尊者讳,而是对孔子客观公允的述说,客观还原历史上活生生的孔子,没有过多的溢美之词。

例如,作者将孔子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列国之行,说成“流亡”,并坚持史家的观点,把孔子的周游列国比喻成“累累如丧家之狗”。又如,对于孔子为什么去见南子,作者给出了三条理由:一是生活上的缘故,“拿人家的俸禄,势必听人招呼”;二是施展理想抱负,需要有力支持和靠山;三是惯例使然,凡来卫国君子都要见南子。

此处,作者并没有刻意突显孔子为宣扬“治世之道”而屈己的高尚人格与精神境界,而是突出孔子寄人篱下境遇“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无奈。

显然,作者对孔子的评价并未有意拔高,更没有采取虚构、夸张等文学手法来特意表现孔子,让作者笔下的孔子更加鲜活,符合人性,客观公允地展现孔子,不是把孔子描绘成高高在上的圣人。

该书通过57封书信,将孔子的生平、思想以及孔子弟子、孔氏家族、儒家思想发展与影响等浓缩其中,娓娓道来,并以28篇章的不同专题呈现出来。各章节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既有对一以贯之即孔子之道的整体把握,又有对不同问题的分说,收放自如,游刃有余,万变不离其宗。

如没有过硬的孔子儒学的功底,是很难将这些材料巧妙组合在一起的。其中,每个专题如同一个完整的故事,各个专题或故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环环相扣,形散而“神”不散。

作者对孔子是写实的,而不是戏说,他以“四书”以及《孔子家语》《尚书》《周易》《诗经》等儒家经典文献和《史记》等历史文献为依据,如实地再现了孔子时代的社会习俗、制度、政治、经济、天文等状况,表现出深厚的史学积淀。

比如,孔子母亲去世时的风俗,是“夫妇不合葬”。又如,该书指出,“黄帝出现云瑞,所以用云来纪事,命名百官;炎帝神农氏时出现火瑞,所以用火来纪事,命名百官……”。

再如,写到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首选卫国时说:“卫国与鲁国执政者均是周文王的后代,卫国首封国君康叔与鲁国首封国君周公旦同为大姒(周文王妃)所生且情谊颇深”。

如果没有广博的历史知识,是很难把孔子及生平说清楚的。这是讲清楚“何以孔子”的根本所在。

该书注目孔子生平、思想及其弟子与后学等一系列问题的核心与焦点,提纲挈领地展现孔子,对有关问题梳理归纳、总结概括,让读者对孔子不仅有某一点上的认识了解,还能对等某一方面有整体上的理解把握,避免读者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资料中片面或支离破碎地看待孔子,省去了读者思考、分析与归纳等环节,无论对孔子思想文化的初学者,还是研究者,都大有裨益。

例如,该书将“仁”视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的最高道德规范及孔子思想体系的突出特征。但是,何谓“仁”,孔子并未明确界定,而是以“爱人”概括之。显然,仁的内容非常广泛,为厘清“仁”的内涵,该书从“孝悌”为本、仁者“爱人”、差等之爱、为己之学等8个方面作了阐释,“‘仁’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包括孝、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诲等内容”,并且概括指出,孔子“仁”的思想“是一个集‘仁’的标准、‘仁’的境界、‘仁’的路径、‘仁’的方法等在内的庞大思想体系。

可以说,立足于道德修养,‘仁’彰显的是修己、成人的‘君子之道’;立足于社会,‘仁’彰显的是包含国家民生、君臣上下的‘为政之道’;立足于中华文化,‘仁’彰显的是包含文物制度、礼乐精神的‘文化之道’”。

孔子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他提出的“为政以德”政治主张及其思想理念,蕴含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丰厚滋养;他倡导的“仁”与“礼”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该书认为,“千百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被极力推崇,成为正统思想、主流价值,说白了,就是因为好使、管用!”诚如乔羽先生写的《千古孔子》歌词一样,“百年千年万年,昨天今天明天,多少乱世英雄,曾想把你打翻在地,多少在位君主,却把你捧上九天,你仍旧是你,你永远活在众生之间……”

该书明确指出,孔子思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今天,要努力做好孔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滋养百姓大众的身心,以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仅如此,该书经过系统分析,认为孔子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性社会”高度契合,都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但是天下并不太平,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的困惑与无奈,这非常有必要共唱孔子的“大同歌”,共筑“世界大同梦”。

该书尊重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将故事性、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不仅方便阅读理解,而且雅俗共赏。该书以历史记载为依据,从《论语》《孟子》《史记》等传统文献中攫取资料,以祖孙之间讲故事、拉家常形式,将孔子坎坷而伟大的一生以及后世影响,尤其是历史与今天人们对孔子的不理解和困惑,娓娓道来,一一作答,既描述了孔子即凡而圣的一生及后世对孔子、孔氏家族的推崇与优渥,也讲清楚了孔氏家族“二宗”并存、孔末乱孔以及“打倒孔家店”、谭厚兰事件等的历史问题,特别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坚持古为今用,对做好新时代下孔子思想文化的“两创”,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展开阐述,这就将孔子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纵轴上,让孔子及其思想充满了无限张力。

该书对于孔子及孔子儒学这一原本饱含说理、哲理的沉重话题,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传播知识,探讨学术,让读者借助一个个故事以及交流叙述性的语言,了解知识,明白道理, 实现了文以载道,增强了可读性、趣味性。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说:“采用祖孙对话的时空穿越方式,通过五十七封沉甸甸的书信,娓娓道来讲故事,谈天说地话哲理,以浓郁的思辨色彩,打破了人们对孔子的思维偏见,除却了附在其身上的不实之问,还原了身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呈现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回答了‘何以孔子’的历史之问、当代之问、未来之问”。

正因如此,作者才能回答“何以孔子”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