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讲坛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春秋讲坛 >
2023年春秋讲坛第二讲 彭庆涛:《中国古代乐学发展与应用》
发布日期: 2023-05-29 浏览次数:112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学术交流部

5月26日,2023年春秋讲坛第二讲(总118讲)在孔子研究院学术讲堂举行。孔子博物馆资料研究室原主任、文博副研究馆员彭庆涛主讲《中国古代乐学发展与应用》,孔子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和来自曲阜彭门创作室、曲阜国学院以及社会各界的儒学爱好者参加了讲座。

图片

彭庆涛从中国古代基础乐理与应用和中国古代乐学发展史略两方面进行详细阐释。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音律与律制、“均、宫、调”基本概念、古代记谱的方法、节拍与板眼等乐理知识,并通过现场演唱的方式对正声音阶、下徵音阶、清商音阶分别有什么特色,什么是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赠板等抽象的古代乐理知识进行了形象地对比示范,增强了听众的直观感受和讲座的趣味性。在中国古代乐学发展史略方面,彭庆涛详细梳理了“乐学”的发展历史,认为“礼乐”广泛应用在古代社会生活中,“乐学”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个历史时期的“乐学”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以宋元时期为例,他分析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繁荣,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市民阶层形成,音乐也产生重大革新,一方面,宋代宫廷音乐规模缩小,向着小型、精致的审美趋向发展;另一方面,市民音乐异峰突起,进而影响了文人和统治阶层,成为当时的主流音乐形式,使得这一时期呈现出宫廷音乐逐渐衰落、市民音乐勃然崛起的鲜明特征。

图片

讲座最后,彭庆涛还就网友提出的先秦时期人们为何如此重视“乐”、中国古代“乐学”的特色等问题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