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学术研究 > 学术活动 >
孔子研究院春秋讲坛之“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系列讲座第十四讲——刘单平主讲《他乡有孟子——<孟子>在西方的传播》
发布日期: 2024-08-10 浏览次数:196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刘敏
8月9日,孔子研究院春秋讲坛之“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四讲在孔子研究院学术讲堂进行。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潍坊学院文史学院讲师刘单平作了题为《他乡有孟子——<孟子>在西方的传播》的讲座。孔子研究院研究员魏衍华主持活动,孔子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儒学爱好者聆听了本次讲座。
刘单平老师指出,《孟子》在西方的传播是伴随《孟子》西译展开的,西译则缘起于西方的传教士。为更好地传教,耶稣会采取“适应政策”,将学习传教地区的语言文字和礼仪习俗作为传教的必要条件。为此,传教士开始研究翻译中国的传统经典,其中,《孟子》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刘单平老师首先简要回顾了《孟子》西译的历史,将其划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是16世纪到19世纪,西译的主体是传教士,如意大利耶稣会士罗明坚和利玛窦、比利时耶稣会士卫方济、英国伦敦会传教士理雅各;第二个时间段是在20世纪以后,汉学家开始成为《孟子》西译的主体,如美国学者魏鲁男、加拿大学者杜百胜、英国伦敦大学刘殿爵,以及中国学者赵甄陶等。然后,他选择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孟子》英译本,作者分别为理雅各、刘殿爵,深入分析了其视域中的孟子及其思想。他认为,译者的身份、翻译目的、知识结构、所处的时代,或者说译者本身的历史性对于译文、文化传播效果都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回顾《孟子》西传的历史,刘单平老师最后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发挥中国学者的主动性,让中国学者成为典籍外译的重要主体;二是善于和国外的专家学者及出版社合作,开展中外合作翻译,提升译本在海外的接受度;三是坚持典籍外译的两大范式,既要凸显中国味,又要彰显世界范,从而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研究基地”是2022年4月获批的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重点任务是挖掘和阐释中华文明的内涵,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从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传递给世界,力争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保持充分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