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化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本院学刊 > 孔子文化 >
培养传统文化的仪式感
发布日期: 2016-06-30 浏览次数:112 来源:未知 作者:崔伟芳
       最近,一段顺丰快递员刮蹭“北京大爷”私家车、车主怒掴快递员的视频在网络上被曝光后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视频中,打人者不顾周围人的劝阻,不仅掌掴快递员数余下,口中还频频惊现标准国骂,让人不禁惊叹祖国的心脏竟有如此暴戾的一面。继而关于当代中国传统价值观崩塌、道德缺失的论调再次在网上甚嚣尘上。
       其实,如何在传承和借鉴儒家思想文化的基础上重塑民族精神,构建当代价值体系一直是社会焦点,而如何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明确具体做法之前,社会上每一个人,应该从自身出发,借鉴孔子,培养自身的一种仪式感。
       谈到仪式感就要先谈到仪式。仪式这一词汇对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在学术界也是长盛不衰的课题。西方人类学关于仪式的理论研究可谓洋洋大观,虽然对这一概念本身的界定莫衷一是,但是在仪式对社会的价值上尚有些相通点。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仪式是在集合群体中产生的行为方式,它们必定要激发、维持或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说:“仪式是使人的情感和情绪得以规范的表达。反过来,也正是这些感情对人的行为加以控制和影响,使正常的社会生活得以存在和维持。”仪式对社会成员的情绪和心态,乃至对社会的构建都有重要作用。仪式的意义就在于建立社会成员的良性认知,强化成员内部和对社会的认同感,增强成员间的凝聚力。仪式感,就是通过不断强化仪式而产生的积极认知心理。如果有了仪式感,人们或许就会更多的考虑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会更有责任感和更平和的心态,社会也就更趋于稳定。
       中国对仪式的理论建构相对还比较薄弱,但在仪式的实践应用方面,中国古代并不逊色于西方,甚至要比西方更完善,那就是形成于周公的礼乐制度。《尚书大传》记载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周王室武力征伐商朝、建立国家后,急需稳定的政治制度来巩固统治,精神层面的礼乐制度应运而生。礼乐制度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和等级,制定一系列的礼仪程序,对周人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加以规范和约束,以维护各阶层之间和社会的秩序,稳定周王朝的统治。《礼记•冠义》曰:“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论语•尧曰篇》:“不知礼,无以立也。”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础。然而随着周王室的实力衰退,礼乐制度逐渐崩坏,统治阶级对礼乐的兴趣转弱。至春秋时期,孔子曾说“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认为西周礼乐制度吸取了夏商两代的经验和教训,是完美的制度,故而极其推崇西周礼乐制度。他对业已崩坏的礼乐制度作了理论上的阐发和实践的倡导,孔学后门亦继承孔子遗志,西周礼乐制度经由先秦儒家得以延续和发扬。
       礼仪是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西周礼仪,重建礼乐制度。《论语•乡党篇》集中记载了孔子所主张并深深践行着的礼制。钱穆《论语新解》评论此篇道:“本篇记孔子居乡党,日常容色言动,以见道之无不在,而圣人之盛德亦宛然在目矣。”孔子推崇先代礼乐制度,就好像现代社会提倡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一样,只与现在侧重理论宣传不同的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相对于单纯的理论宣传,孔子真正地去践行自己的主张。他对于礼的恳切、一丝不苟的态度,以至于令时人对孔子产生了趋炎附势、阿谀权贵的误解。
       依礼而行,看似简单的日常事,若要顶着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却实属不易。中国人是内敛低调而又从众的,极少人会做出与大众相异的事,就是在风格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一个人穿着中国传统汉服走在路上,仍有很多人为之侧目。孔子能如此执着而坦然地依礼行事,实在是凭着一份热忱和坚毅。
       方骥龄《论语新诠》说:“本篇各节之编列,先公而后私,先外而后内,先待人而后持己,先衣食而后及乎住与行。”孔子对公事、私事,对他人、自己,对衣食住行等每一件日常小事都依循礼制而采取不同的举措。而最能感染后人的,不是那些具体的礼仪形式,而是孔子发自内心的仪式感,“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论语集注》:“勃,变色貌;躩,盘辟貌,皆敬君命故也”“君虽不在,过之必敬,不敢以虚位而慢之也;言似不足,不敢肆也”,色勃就是脸色变郑重,足躩就是加快脚步走,此句意为:孔子经过鲁君的座位时,即使鲁君不在这里,孔子仍然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了,言语也好像中气不足。变脸色、加快脚步都是些微小、不引人注意的举动,孔子连这种细节都照顾到,足见他对礼的推崇和践行到了极致。类似的还有“恂恂如”“侃侃如”“訚訚如”“踧踖如”“与与如”等,“恂恂,温恭之貌也”,“侃侃,和乐之貌也”,“訚訚,中正之貌也也”,“踧踖,恭敬之貌也”,“与与,威仪中适貌也”。这几个词汇不同之处在于:色勃、足躩都是动词,以微小动作体现孔子的礼,恂恂、侃侃等乃是形容词,描述不同的容色状态,以面部的神色状态展现孔子对礼的极致追求,这种极致追求是因内心仪式感而使然。
       《乡党篇》共27章,此类词汇多次出现,现以下表呈现:
 
 
       孔子所追寻的礼乐制度已化为一股仪式感融入夫子灵魂,他对礼乐制度已不仅是主动践行而是无意识的实行了。虽然儒家传统的礼乐制度与我国现当代国情不相适应,然而孔子对礼乐制度的态度即仪式感对当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那么如何培养人们的仪式感呢?目前已有两种比较成熟的培养方式:一是国学班;一是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国学班”是近几年大热的话题,有人强烈反对,有人热情支持。反对者认为传统文化不适合当代社会且国学班良莠不齐,学之反有害;支持者则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而大加推崇。笔者认为,诚然反对者的理由有一定道理,目前的国学班尚缺乏统一标准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然而其益处更多,瑕不掩瑜。国学班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经典的诵读和学习,而是给学习者提供了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和环境。学习传统文化更像是一种现代仪式,藉由这种仪式带来的仪式感,使人们产生了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和肯定,使传统文化能扎根于人们内心,这样,即使回归日常生活,而这种仪式感所产生的作用使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无形中就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举动造成影响,像本文开头所提到视频中的打人者如果受“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影响可能就会有所克制。传统文化体验基地的作用也是如此,不过它更侧重于实际体验,借由体验者的亲身参与,给体验者更直观、更强烈的感觉,效果也更直接。以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馆为例,它虽然主要是面向外国友人的,但对我们构建面向国人的类似平台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体验馆中营造了16个文化体验场景:孔子与儒家礼仪、诸子书院、汉字五千年、书道春秋、艺术长廊、千年茶韵等等,每个体验区根据主题布置实际场景和物品,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让体验者能够亲自动手参与,切实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两种方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借鉴这两种方式的基础上,挖掘更多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配合优质的文化内容,定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所以,笔者以为,当前我们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重视借助类似国学班、传统文化体验基地这样的平台,在规范指引下,培养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仪式感,并促其健康发展,引导人们自觉践行传统美德,在重塑民族精神,构建当代价值体系上发挥应有作用。
(崔伟芳:孔子研究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孔子文化季刊》第24期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