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中华“礼”文化的发展渊源
发布日期: 2022-04-07 浏览次数:96 来源:《科教创新与实践》 作者:陈力
泱泱华夏,莽莽神州,这片神奇的土地自诞生以来,便以“文明古国”闻名于世。“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华民族一直享有“礼仪之邦”的盛誉。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无法用简明扼要的文字给“礼”下一个定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即礼是天地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左传•隐公十一年》中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关于礼的起源,国内学界尚存在争论。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祀神灵、祈求幸福的一种宗教仪式。在甲骨文中“礼”字写成“豊”形,象征着在祭器豆盘中盛玉,以祭祀先祖神灵。在远古社会,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先民们往往把生老病死、吉凶祸福都依赖于上天的神灵,于是就产生了原始的祭祀活动。祭祀是人们沟通神明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趋利避害与表达崇敬之情。既是表达崇敬之情,那么必然要有特定的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仪式也有从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过程,并从仪式之中抽象出了一系列复杂的规则,祭祀之礼便由此而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礼”的祭祀规则也不断趋于具体细致。礼在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之后,最终被确立下来。
 
周公制礼。周公在总结商朝灭亡原因时认识到要想治理国家,调整新的权利义务关系,统一各族各部的思想,一个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将国家与子民纳入到一个具有强大约束力的规范系统之中。他发现世代传习的“礼”就是这一规范系统的胚胎。于是他将上古流传下来的分散零乱的礼制加以整理、补充、修订,并给予充分的论证,使之礼典化。这个时期,“礼”已经得到进一步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形成了一套治理国家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
 
以仁释礼。春秋时期,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王室衰微,西周的宗法制受到极大冲击,整个社会陷入“礼崩乐坏”的局面。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时代危机,孔子认为是因为周礼缺乏内在道德基础和根据。在孔子看来,“礼”不过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外在根据,“仁”才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内在根据。所以孔子强调以“仁”释礼,用“仁”来充实“礼”。儒家之礼超越了以往的外在形式之礼,成为一种行为规范,直指道德内核,成为引导人生走向“仁”这一理想境界的桥梁。
 
引礼入法。这个时期主要以荀子为代表。荀子认为“礼”源于定分止争。人都是有欲望的,有利益之争的,所以面对利益之争时,“礼”能够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荀子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孔孟的礼学思想过程中,固然强调以礼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建设,但也更加注重道德与法律在调整社会规范中的平衡作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荀子注重引礼入法,强调依靠“礼”的等级制度来规范个人利益和社会财富分配,并由此形成规范有序的社会秩序。由此可见,荀子所强调的“礼”,已经超越一般的道德规范,明显具有“法”的刚性。所以这个时期,“礼”被赋予了法律的强制力。
 
“礼”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传统礼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最高的道德准则和最正统的治国方略,在维护统治阶级封建统治和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