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新闻动态 > 院内新闻 >
“《孔子家语》与中国文化新认识”高端学术论坛主旨演讲
发布日期: 2021-10-16 浏览次数:73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宋振中 华静静
1016日,“《孔子家语》与中国文化新认识”高端学术论坛在孔子研究院举行。
 
 
论坛上,清华大学历史系廖名春教授以“《孔子家语·论礼》篇‘五至’段新释及其意义”为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涛教授以“关于《孔子家语》的再认识”为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究员以“《孔子家语》与传统文化新境界”为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王承略教授以“唐人注疏引《孔子家语》平议”为题,中华孔子学会副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孔德立教授以“《孔子家语》与孔门四书学的价值与意义”为题,先后发表主旨演讲。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编辑部负责人宋立林教授主持论坛主旨演讲。
 
 
廖名春认为,《孔子家语》与《礼记》及楚简所据祖本不同,《孔子家语》所记更真实,更符合原意。通过对比《礼记·孔子闲居》《孔子家语·论礼》和上博楚简《民之父母》三个文本关于“五至”的记载,提出从楚简来看,《礼记》与《孔子家语》都有错简,《家语》不是抄于《礼记》,再者,楚简和《礼记》中的“哀乐相生”,《孔子家语》作“诗礼相成,哀乐相生”,《孔子家语》的记载更为完备。 
 
 
张涛认为,《孔子家语》是儒家学派的一部重要典籍,其中蕴含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学价值等,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传承和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该书的再认识、再研究,也促使我们对中国学术史上的“疑古思潮”“二重证据法”等进行更为理性深入的思索和更为正确精准的运用。
 
 
杨朝明认为,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孔子家语》研究,“《孔子家语》热”迹象显现。要准确地理解孔子,真正走近孔子,决不能舍弃《孔子家语》,该书可以被称为“儒学第一书”,它可以将千余年来争论不休的《家语》“伪书”案给以终结,而且为进一步利用其材料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坚实基础。《孔子家语》为今天人们认识孔子儒学、认识中国上古文明打开了全新的视野,《孔子家语》最为直接的价值,就是增加了数量庞大的可以使用的重要文献资料;《孔子家语》与《论语》思想相通,可以印证校验《论语》等文献的记载;在传统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孔子家语》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由《孔子家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它可以开辟中国文化研究新天地。《孔子家语》与中国学术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中国学术史的绝佳标本。
 
 
王承略认为,从注疏入手是梳理《孔子家语》“伪书”说发生发展脉络的可行之路。通过梳理“三礼”注疏、《毛诗正义》、群经正义的《家语》观,他提出唐人注疏中对《孔子家语》的负面评价基本上是基于礼制问题而产生的,而大多数的情况,是把《孔子家语》当作可信的资料加以引用,有时甚至认为《孔子家语》比《礼记》的有关记载还要准确、真实。唐宋易代,对《孔子家语》的关注焦点转移到曾经属于《礼记》的《中庸》的分篇上来,在此背景下,王柏正式提出《孔子家语》“伪书”说。
 
 
孔德立认为,《孔子家语》的研究逐步由基础文献研究向学术思想研究转变,家语学研究应该得到拓展。并提出“孔门四书学”的概念,“孔门四书”包含《论语》《中庸》《孔子家语》《孔丛子》,是孔氏家学与儒学传承的产物,其中,以子思、孔安国、孔衍等代表的孔子后裔发挥了重要作用。“孔门四书学”的提出对于从家法与师法的角度研究儒家文献与思想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学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