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讲坛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春秋讲坛 >
2020年春秋讲坛云讲座系列第十二讲 辛红娟:思想的时差——中国文化典籍外译与传播
发布日期: 2020-11-13 浏览次数:85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张海涛
    11月12日,孔子研究院春秋讲坛2020年云讲座系列第十二讲通过线上方式举行。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浙江翻译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辛红娟教授主讲《思想的时差——中国文化典籍外译与传播》。孔子研究院科研人员及院外的高校老师与学生近50人参加了讲座,济宁市尼山学者、孔子研究院路则权副研究员主持了讲座。
    辛红娟教授从“新文科”的视角与“汉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入手,从老学经典《道德经》的学术传播史、汉学视域中的《道德经》的译介与接受、心学经典《传习录》的译介与传播、中国经典“走出去”路径等几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文化典籍的外译与传播情况。她指出《道德经》是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典籍,是被翻译得最频繁的中国古代文献,被尊为“汉学中的汉学”,英语译本已达562种之多。《道德经》题旨具有很强的现代适用性,具有负的、取譬的和超逻辑的言说方式。汉学视域中《道德经》的译介与接受,存在着道体的跨文化镜像变迁情况,“贵柔守雌”思想导致了女性主义对于《道德经》的挪用和对道家“圣人”形象的误读与建构。160年的英译历程中,《道德经》先后被用作襄助《圣经》汉译的“百科全书”,彰显东方智慧的“未来哲学”,成就内在养生的“心灵灯塔”,施行治国理政的“道德镜鉴”。
    辛红娟教授还指出心学经典《传习录》的译介与传播,存在着文化概念误读、文本类型单一、传播渠道有限、传播主体分散等问题,介绍了她所领衔的阳明心学传播团队在甄选权威英语译本,打造多种双语漫画、绘画电子读本,打通多维传播渠道和培养文化传播使者等方面的经验。中国经典要想“走出去”并“走进去”,促动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互鉴,需要聚焦中外学术交流史,汲取跨文化传播智慧;要对话海外学研究机构,有效甄别翻译需要;要打造创新传播团队,积极克服“思想的时差”。
    讲座之后,辛红娟教授同大家就经典外译的视角、对于西方视角的解读如何吸取他者的经验、翻译的典籍在海外的接受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令大家受益匪浅,获得全新的启示。
    路则权总结时指出,多年来,孔子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海外儒学传播和多元文明对话,先后参与了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成立了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辛教授从《道德经》《传习录》个案入手,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对我们如何开展经典外译与文化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