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过则勿惮改
发布日期: 2018-11-29 浏览次数:198 来源:山东画报 作者:杨朝明
    读《论语》,会发现首篇《学而》中的一句话,《子罕》篇再次出现,这就是“过则勿惮改”。《论语》中有多处重文,但这话无非劝人改错,也用得着如此特意记录?然而通读全篇,细加思索,却大有深意。《论语》果然渗透着弟子后学对孔子教诲的深深体悟,“过则无惮改”正是孔子倡导的修省纠偏、明德向善的必由之途。
    中国自古注重个人修养,自省改过则是其重要内容。例如,商代的太甲的“悔过”和“处仁迁义”就被视为千古典范,《尚书》也倡导“改过不吝”,《周易》“益卦”的精髓则是“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此外,《国语》提倡“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左传》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都是影响千古的佳句,也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丰厚滋养。
    孔子倡导仁爱中庸,这是他的学说的核心所在。然而,要做到持中守正并不容易,所以孔子说“民鲜能久矣”。正因如此,不断改过纠偏、积极修身是通达其途的重要手段。然而,正如中庸难于持久坚持一样,有错必纠、改过迁善也很难做到,孔子也认为:“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感叹:“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错误不可怕,怕的是对错误懵懂无知。孔子认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们有时文过饰非,遮挡掩盖,很不可取。
    人的进步往往是在不断犯错纠错中进行的。孟子就对比古今,指出“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他强调“人恒过,然后能改”,只有善于改过迁善,才能不断提高。如何对待自己的偏颇与过失,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进步或进步快慢。在这方面,孔子堪为表率。对于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孔子感到幸运,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何以如此?惟进步而已!
    孔子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遵从善言法语,听从别人劝诫,从而积极改过,才难能可贵。他赞扬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的“好学”精神,欣赏“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的自省精神,敬佩“百姓有过,在予一人”的担当精神。改过,需要有举一反三的自我警醒与修为,有择善而从、不善则改的从容。
    对于孔子的教诲,孔门弟子亦步亦趋,身体力行。首先他们敦于反己,自觉反省,清醒认识。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常常反省自己。“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如有失误,尽快改正,这才是要追求的修身境界;子路以“人告之以有过则喜”,无非是“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孟子分析子路的“闻过则喜”,认为这与大禹“闻善言则拜”是相提并论的美德。
    人们都熟悉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这是儒家“中道”学说的精髓所在。“过”与“不及”都非中正合宜,“不及”也是“过”。在两次“过则勿惮改”的记载中,《论语》都是与“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连言,可见,是否“过”或者“不及”,其核心标准还是是否合乎“忠信之道”,是否合乎仁德标准。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看到过失或有不及,就主动改正,迁善就仁。要宽厚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提升自身修养。君子的修养始终在路上。
    人自幼而长,入学受教,为的是循正路,走正道。作为“大人之学”或“成人之学”的周代大学,就力图使人明礼向善,在修身的基础上培养经国济世的人才,因此,《大学》说:“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速,过也。”见错不改,就是错上加错。《孔子家语》提倡“过言不再”,也是说过头的话、错误言论,不能再次出现。
    孔子“过则勿惮改”的告诫警醒了无数的人,后人在在阐释经典的同时也积极倡导修身。例如扬雄说“君子贵迁善”,颜之推告诫子弟“夜觉晓非,今悔昨失”,韩愈则说“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王安石还专门写《原过》赞赏朋友“有过而能悔,悔而能改”。明代大儒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认为“凡人惟能悔,然后能进德”,所以他说:“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明代万历年间,袁了凡有《了凡四训》论“改过之法”,认为改过要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值得细细品味。知荣辱、明是非,乃为人处事之本,人而明耻,才能知过。人有敬畏之心,明白道德使命,才不会文过饰非,才会畏而改过。人之有过,应如芒刺在肉或毒蛇啮指,此时要发勇心,速与抉剔,尽快斩除。(来源:《山东画报》 作者:杨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