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杨朝明:中华传统八德的价值与意义
发布日期: 2018-01-19 浏览次数:104 来源:中国孔子网 作者:潘瑞瑾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造,最为核心、最为根本、最为精髓的,可以归结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无论从文化特性看,还是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它的地位与意义都不可小觑。传统八德历经数千年沉淀与凝结,深深影响了每一位炎黄子孙,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德与道密切相连。什么是“德”?说起来,“德”很抽象。不过,《说文解字》说得很容易理解:“德,升也。”德有登高、攀登的意思。这就不复杂了,人有了德,就进步了,就与原来不一样了。
  在古籍中,“德”有时与“得”相通,有的注解说“德者,得也”。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要“止于至善”,《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知道努力方向,明白走向哪里,才能神定心静、踏实安宁、思虑周全,才会有“得”。人生不迷茫,就能登,就能得,就具有了“德”。
  “道”与“德”可合成一个词,即“道德”。“道”与“德”本来也有分别。“道”无言无形,却承载一切,只能用思维意识去感知它;“德”则用来昭示“道”,有德的人顺应道,按照自然、社会、人生的需要去做人做事。
  正像老子的著作被称为“道德经”一样,孔子的《论语》《孔子家语》等也可以说是孔子的“道德经”,其中所谈也是“道”与“德”的问题。孔子常说“修道”与“立德”的问题。孔子说:“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这话说透了“道”与“德”的关系。只有遵道而行,德行才好。
  道属于价值信仰,德则是行为规范。道与德二位一体,相辅相成。信仰决定德行,德行体现信仰。有怎样的信仰和追求,就有与之相应的为人处世方式,视听言动体现着德行。诚如“五常”与八德的关系,有对仁、义、礼、智、信的尊奉,才有八德的具体表现。
  道德属于文化的本质。早在西周时期,中华先人就已开始“尊礼”。礼乐文化是人文理念很强的文化,如何处理好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怎样在“人心”“道心”之间“允执厥中”,如何在“天理”“人欲”之间“好恶有节”,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形成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由此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为了共同生活的和谐美好,人们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思考“德”,也出现了许多概念与归类。《尚书》中说到了“九德”,那时,仁、义、圣、智、信、孝、慈等概念已被普遍使用,各种“德”都围绕这些概念铺陈阐发。
  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继续凝练提升,认识更加全面、系统、严谨。如管子较早提出了“四维”的概念。《管子·牧民》篇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战国时期,人们更为关注君臣、父子、兄弟、长幼、夫妇这些社会关系。如《郭店楚墓竹简》中有“六德”说,即圣、智、仁、义、忠、信。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四端”之说。无论“六德”还是“四端”,所论都是中国早期思想家探讨的中心话题。从“四维”“六德”到“四端”“五常”,虽然角度不同,却都为八德的出现做了充分准备。(原载:中国孔子网 作者:杨朝明 责任编辑:潘瑞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