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大学》与大学之道
发布日期: 2017-08-27 浏览次数:72 来源:孔子文化季刊 作者:宋振中
一、《大学》及其作者
 
    《大学》位居《四书》之首,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从古至今,《大学》都受到极高的评价。汉儒郑玄《三礼目录》云:“名为《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孔颖达《礼记正义》云:“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于天下。”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朱熹《大学章句》)《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说:“只除了什么明明德外就没书了,都是前人混编出来的。”(第十九回)。孙中山先生也对《大学》极为赞赏,曾作出如此评价:中国政治哲学谓其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外国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过,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
    《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小戴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并没有从《礼记》中独立出来。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其后,朱熹进一步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位居“四书之首”。元代以后,《大学》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书目。
    《大学》大概成书于战国初期。关于《大学》的成书时代,清代人崔述认为:“凡文之体,因乎其时……《大学》之文繁而尽,又多排语,计其时当在战国。”(《洙泗考信录•全录》)其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
    关于《大学》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学术界似也无定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和郑玄《礼记注》都说到了《中庸》的作者是子思,却都没有说《大学》的作者是谁。相传《大学》为曾子所作,《三字经》有“作《大学》,乃曾子。”由此,曾子作《大学》的说法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程颢曰:“《大学》乃孔氏遗书,需从此学,则不差。”“《大学》,孔氏之遗言也。学者由是而学,则不迷于入德之门也。”程颐曰:“修身当学《大学》之序,《大学》,圣人之完书也。”(《二程遗书》)受二程学说影响,后人多认为《大学》出自孔子之手,为孔子所作。然,“孔氏遗书”具体所指,程子并未说明。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朱熹《大学章句》)意思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按照朱熹的说法,《大学》是由孔子、曾子、曾子门人合撰而成。
    另有学者则持“子思说”。南宋学者王柏认为,《大学》为子思所作。(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明刘宗周云:“汉儒贾达云:‘子思穷居于宋,惧圣道之不明,乃作《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今抽绎二书,《中庸》原是《大学》注疏,似出一人之手,而篇中又有‘曾子曰’一条,意其遗言多本曾子,而曾子复得仲尼所亲授,故程子谓‘孔氏遗书’,而朱子谓‘曾子之意,门人记之’,有以也。”(吴光主编:《刘宗周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43页)今人郭沂在《子思书再探讨——简论<大学>作于子思》(《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中将《大学》与《天命》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探讨《大学》作于子思的依据。
    冯友兰提出《大学》与荀子有关的说法,说:“《中庸》大部分为孟学;而《大学》则大部分为荀学。”(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金建州在《<大学>的作者研究》(《语文建设》2012年第20期)中分析认为:“董仲舒作《大学》可能性最大。即使非出于他之手,也与其有莫大的关系。”
    《大学》作者说法众多,影响最为广泛的还是朱熹的说法。胡治洪在《论<大学>的作者年代及其思想承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中指出:“朱熹将《大学》的作者坐实为曾子及其弟子的说法,是很有吸引力的。”刘光胜在《<大学>成书问题新探——兼谈朱熹怀疑<曾子>十篇真实性的内在思想根源》(《文史哲》2012年第3期)中对待作者说的态度值得赞同。他说:“与其各执一词,强行论定《大学》的具体作者,不如相信《汉志》的说法,认为《大学》出于七十子弟子之手,承认《大学》与曾子之学的密切关联,但又不把《大学》断定必为曾子弟子所作,这样的存疑更利于我们对《大学》主体思想的准确把握。”
二、大学之道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朱熹《大学章句》)“大学”相较于“小学”而言。“《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熹《大学章句》序)《朱子语类》说:“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根据朱熹的解释,“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但不管是大学还是小学,儒家教人尊道而行的宗旨是一贯的。“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以察其义理、措诸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小长所习之异宜,而有高下、浅深、先后、缓急之殊,非若古今之辨、义利之分,判然如薰莸冰炭之相反而不可以相入也。今使幼学之士,必先有以自尽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习,俟其既长,而后进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是乃次第之当然,又何为而不可哉。”(《大学或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宗明义点出了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就是成人之道,其根本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学》“三纲领”。与“三纲领”相对应的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通常所称的“八条目”。
    先说“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谓明白、倡明之意;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关于“明德”,杨伯峻在《白话大学导言》中说:“什么是‘明德’?我也翻了一些书,各有各的说法,实在难以找到证据来辨别是非,朱熹用孟子的性善来解释,文字上没有这样说,实际就是如此。(他的《大学章句序》作了暗示。)是否符合作者本意,也无法辨别。姑且听之任之。”在这里,“明德”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讲的价值体系,老子称之为天道、常道或天之道,孔子及其后的人们称之为道。“明德”是常道、是善端,它天然存在于人身,由于环境的熏染、欲望的制约,人们并没有发觉、认识到它。因此,需要“明明德”,需要突破外在和内在的制约,将“明德”激发出来,让人们明白、认识到“明德”,这也就是老子和孔子所说的“闻道”。
    那么,怎样“闻道”,如何才能“明明德”呢?在“八条目”中,与“明明德”相对应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也就是说,“明明德”需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来实现,而最根本的是要通过“修身”来实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终其一点都是在修身,即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大学之道、成人之道首先在“明明德”。“修身”志在“明明德”,就是要在价值体系上来一个觉醒,生发出更多的闻道者。
    关于“亲民”,有宋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朱熹说:“程子曰‘亲,当作新’。”(朱熹《大学章句》)他赞成这种改法。王阳明则表示反对,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传习录》)。当今学术界对此仍有争论。实际上,“亲民”更切合《大学》的理论体系,更符合其“三纲领”的逻辑。大学之道既是成人之道,也是儒家“入世”之道。从“明明德”到“止于至善”,即闻道者传道,将明德播撒到天下的过程。闻道者承担了播撒明德,将天下推向“止于至善”的责任。于此,闻道者必须“亲民”。那么如何“亲民”呢?在“八条目”中,与“亲民”相对应的是“齐家、治国”。因而,闻道者“亲民”就要饱有齐家治国的胸怀,身处于民,置身于未闻道者其间,建立起闻道者与未闻道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致力于传道、明德。“亲民”,说到底就是将明德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如此,再去施之于人,推己及人,最终达到平天下的境界,实现“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即达到极完美的境界,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的境界。“止于至善”,孔颖达释为“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礼记正义》)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性是纯善无恶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传习录》) 。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同上)尽管解释各异,但其内在是一致的。“止于至善”与“八条目”中的“平天下”相对应,是大学的终极目标。“明明德”、“亲民”,最终都是实现“平天下”的目标,要明明德于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通过道德的启发与养成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
    “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朱熹《小学辑说》)尊道而行,把握《大学》的三纲领,志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才能理解大学,参透大学之道、成人之道。(原载:《孔子文化季刊》2017年第一期 作者:宋振中,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